林公则徐遗作二篇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閩楚同源序
    吾族殷少師比干之裔也蒙周錫姓承天發祥自周至唐其間孝子慈孫代不乏人總由相繼積德以結天心故歷久而彌光是以我發祥自周至唐其間孝子慈孫代不乏人總由相繼積德以結天心故歷久而彌光是以我祖披公由唐進士肇基莆田九子成為刺史確守前勋蘭桂叢發散處遐方迄今數千余載蕃衍幾遍天下余初歷楚藩司閎楚省郡諸志早知宗親發迹楚黄者大有人焉思通悃愫以叩柬由旋因入覲未果兹幸復膺
    聖命節鎮楚邦公退之暇適逢宗親執譜來署余閱宗圖深悉公等本大學士英公之后與余上共披祖雖關山这間未列雁行而要知鄧林之竹發千尋總由一本黄河之水瀉萬里究出一源千支萬派自我鼻祖視之未嘗不猶然一家人也竊願凡我同源之人奮志詩書效法聖賢勿負忠孝仁人之后也可
    道光丁酉夏欽命兵部尚書總督湖廣等處地方兼理軍民糧餉部堂少穆則徐識
     甲寅歲  裔孫同錄
    
 
    西河郡林氏族譜序
 
    昔原祖出自子姓,至殷少師比干遭紂無道,屢貢直言不聽,剖心而死。夫人陳氏,懷娠三月,逃于畏林石室之中,生男名泉。及武王克商,封比干墓,召其夫人陳氏,並其子泉,賜姓林氏,改泉名堅,取林中石上所產,節硬堅貞之義。封陳氏夫人,封堅博陵侯,食采百里,贈子孫世襲其爵。博陵乃河之西也,因此為郡名耳。  自少師公后二十三代,有林雍為魯大夫,立奇勋,春秋稱之,事見《左傳》。二十三代有林放,事先師孔子,居七十二子列,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從祀聖廟。二十五代有不狃公,事魯死節。迨其后晉有伯升,齊有王后林氏。周顯王時有林皋,為趙相,生九子,皆賢,國人稱之曰,九龍之父,十德之門。至秦末子孫散居各郡。至六十二代林禮,西晉時居于下邳,生子曰穎,穎生二子,曰懋曰禄。永嘉之亂,晉元帝渡江南巡,禄公扈從,除征南將軍,遷合浦太守、晉安太守,卒于官,享壽六十九,葬泉州府惠安縣陳同關九龍岗,子孫相續遂居于閩,自成桑梓。唐討漳南蠻,公顯靈助戰,殲梟巨魁,郡守疏請特追封晉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魯國夫人。林氏之居晉安,自禄公始。禄公乃少師比干公六十四代裔孫也。禄公生子曰景,封南平侯。傳至七十三代林茂,茂生孝寶,為泉州刺史。  又三世而生玄泰,為瀛州刺史。  玄泰生七十八代萬寵公,即九牧公之大父也。為饒州刺史。夫人王氏,生三子,殁而仙葬于烏齊山,有石曜奇异之形。其后子孫散居莆田、澄渚、涵頭、前埭、南北螺村。  長子曰韜,字茂萬,為員外郎。生孫攒,字會通.為福唐尉,母喪行孝廬墓,感動天地.降白烏甘露之祥,詔賜立雙闢。次子曰披。字茂彦。幼具异質,目覽心記。年十五,自抄六經百家子史千余卷。二十以經業擢第,授汀州别駕.知州事,著《無鬼論》,聲聞于闕.御史李栖筠奏授太子詹事,兼蘇州别駕。  生九子,曰葦,端州刺史;曰藻,容州刺史,遷殿中侍御史;曰著,横州刺史;曰薦,韶州刺史;曰曄.通州刺史;曰蘊,邵州刺史;曰蒙,循州刺史;曰遘,雷州刺史;曰既,福唐刺史。是以號其父披公為九牧公,乃少師公七十九代裔孫也。而蘊公生願公,明經及第。願公傳三世圉公,五代周顯德時為統軍兵馬使。  圍公生保吉公,時父弃官歸,同隱于莆田縣湄洲嶼,生子孚,為福建總管。孚生子惟恝,為都巡檢。配王氏夫人,生天后聖母,歷朝封贈建廟享祀,載在祀典,乃少師公之八十六代之孫女也。蓋西河林氏,而今籍居閩中莆田等處,皆禄公之苗裔也。但世迷人繁,或在祖居,或徙外邑,或隱居山林,或分居鄉村市鎮,支派雖异,其實一宗。厥后元佑二年,移入龍岩之始基祖九郎公,字世昌,乃少師公壹百零一代之裔孫也。系出九牧蘊公之后,數傳至偉公,登進士第,授汀州教諭。又傳三世,而生文德公,登進士第,知寧化縣事,宋亡死于崖門之難。生九子,名為九龍兄弟,俱登進士第。  曰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郎、九郎。彼時世异事殊,兄弟散居各處,今惟知六郎公自寧化县遷居上杭縣西門。八郎公自寧化縣遷居上杭武平等縣。子孫众多,又分徙于白沙村、清山搪、安鄉村等處。我祖九郎公,自寧化縣遷居上杭縣東門外。幼而聰敏,弱冠蜚聲,而性好山水之樂,囚世异以埋名携三子自上杭縣移居于漳平、永福,再徙于龍岩之東山佛仔嶺而居焉。  畏子三十五郎公,其后居缘嶺庵邊和溪及廣東之連平州始興縣等處。次子四十二郎大興公,居東山上坪村等處。三子滿一郎公之裔,有遷于江西吉水縣等處。及我開基祖三十六郎,字聖聯,大興公之玄孫也,于明永樂十二年携子卜居龍門里陳邦洋聚族焉,户籍列龍一圖八,甲户名德春。三子三十七郎公,生子念四郎公,次子小四郎公,子孫于明永樂二年徙居湖廣常德府落業。子孫泉多,散居各處,未再詳細。查我龍岩林氏之裔,厥后徙于异省异鄉又不知其幾何也。
    吾郡西河世冑,根深源这,枝葉繁盛,所以家族譜據,關系甚大。然數閱我德春公之譜,條例雖明,而叩其來歷根源,尚有未明之處,余也不敏,浪迹江湖,聞亦政堂得有舊本,寢食不忘,今幸得誦悉而錄之,按圖像而繪之,而前此數千年之紀述源流,皆所以昭世系,記行實、定尊卑、分良幼、載房脉、别親疏、叙婚姻,木本水源,有如一家,雁序有秩,明如指掌,所謂鬱鬱青青,盡善而盡美者也,則前此忠臣孝子之遗風,文經武緯之奕業,尤望從兹而再振焉,是為序。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前户兵兩部尚書直隸總督殷少師公第一百一十九代裔孫則徐敬錄
 
       林則徐的詩集
 
   
    林則徐一生跌宕起伏,游歷14省,與同時代的俊杰騷客多有唱和,詩作甚豐。據記載,林则徐早年詩作曾結集兩種,曰《拜石山房詩集》與《黑頭公集》,但都没流傳下來。現存的由他生前親手定稿結集的只有《使滇小草》,勘定了嘉庚二十四年至道光七年出任雲南鄉試正考官后的詩作。一直到了光緒十二年(1886年),才由林則徐的孫子林洄溆,正式編輯刊行了诗集《雲左山房詩鈔》,收詩574首,雖較為齊備,但亦有删選不當之處,不能盡顯林則徐詩作的全貌。
    1986年出版的《林则徐詩集》,則是迄今為止最完備的。全書共收诗653首,並附土雖有記載但未得全詩的佚詩待訪目79篇。《詩集》在箋釋中,對每首诗的創作時間、地點,牽涉到的人物與事件,都做了考注,同時也對一些較生僻的典故略加注釋。書中退附了頗有價值的三篇文章,分别是謝章铤的《雲左山房詩鈔序》,“同光體”詩派泰斗陳衍在《福建通志》中有關《雲左山房詩鈔》所撰寫的《题解》,以及林則徐四世孫林家溱的《<使滇小草>選批一一<雲左山房詩鈔校錄>代序》。其中林家溱的《代序》最有價值,他指出《使滇小草》中的有些篇目是經過鄧廷楨精選的,《雲左山房詩鈔》土退有一位楚地無名氏所作的眉批。鄧廷楨與林則徐同為禁烟運動中的英雄,而加眉批者见識不凡,亦非等閑之革,從中可以反映出林則徐同時代人對他的詩作的看法,亦可以算是對林則徐詩作的最早的研究吧。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不详)
文章热词:遗作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