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從傳统道德文化中汲取營養
    我想,“三仁”、“十德”,應是傳統道德文化的範疇,如何從傳統道德文化中汲取營養?我又想,這與我們弘揚比干精神,不無關係。
    道德現象有個總體,人們每天都可以看到聽到這樣文化、那樣文化。文化首先是一個大的概念。作為以道德為前提的文化,是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  文化似乎可進一步地分解為高層文化(主要由文字載體表達出來)和底層文化(主要不是由文字載體表達出來,而是“社會心理”)。
    道德,在中國哲學史上,指“道”與“德”的關係。孔子:“志于道,據于德。”(《論語·述而》)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會圖景,“德”指立身根據和行為準則。在我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提出了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對于“道”的認識修養有得于己,亦稱為“德”。韓非把德釋為道的功用。  北宋張載認為“德”是氣之體,“道”是氣之用,等等。
    “道德文化”是把道德當作一類文化現象,從文化的角度,從與政治、經濟相聯係又相區别的角度來理解道德,也就是從文化的層面上來理解道德現象總體。在這個意義上的道德文化,主线就是各個時期的倫理學,亦稱道德学或道德哲学。
    我們現在討論的帶有姓“社”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設問題,所以,我們不能不看到,曾在過去有明確的道德规範體係的“道德文化”,對我們當今社會造成的阻力或動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因而也是人們在對待道德文化的承接問题時感到最棘手,也存在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從底層道德文化上來理解道德,即從道德心理的角度來理解道德。底層文化並不是說其地位低下,而只是說它潜藏在人們心中,屬于人們的“深層”的東西或“潜意識”的東西。這些道德心理,往往是那些高層道德文化長期進行文化熏陶的結果,是理論的柬西在潜意識中的積澱。  因此,它們既可能與高層的某一道德哲學有直接的聯係,也可能具有自己較大的獨立性。由于這些道德心態、道德思維或道德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化為人們基本的定式,從而自覺不自覺地支配着人民的道德與不道德活動,諸如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誠實和虚偽等等。在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吸收、改造或者摒弃這些道德心理,往往要遇到更大困難。
    有鑒于此,我想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中,首先要依靠社會舆論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來維持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以共產主義道德來評價和調節人們的行為,當然也必須加强法制建設和普法教育。
    其次,應該從“明人倫”中汲取好的養分,過去我們將其打入“冷宫”,實踐已證明其失誤。正確的方法還是有選擇地承接,並取其精華。因為人倫在中國古代為人與人之間關係和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孔子有一個特點,即對倫理道德比較重視,强調明確區别並應善于處理各樣的人際關係,这也是他“祖述堯舜”得來。《孟子·滕文公上》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又說:“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库,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據《孟子》說,舜時以契為司徒之官,掌教明人倫的職責,至夏、商、周三代設為庠序(古代鄉學)學校,也是為了宣傳人倫。《堯典》記舜帝對契說:“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說明一個名“契”的人確實做過司徒,確實用教化的辦法解決了“百姓不親,五品不遜”的問題,受了舜帝的贊揚。
    “五品”指的是家庭關係中的五種人;“五教”是針對五種人應有的道德所進行的教化。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父、母、兄、弟、子,是“五品”;“義、慈、友、恭、孝”為“五教”。“五品”與相應的“五教”只局限在家庭的血缘關係,未及家門之外,這可是與舜所處原始社會血緣關係占主導地位,廣泛的社會聯絡尚未出現有關。戰國時代(公元前四七五年至公元前二二一年)就大大不同了。斯時人倫被指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叙,朋友有信。后來嵇康《與山巨源绝交書》:“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說明社會上的政治關係被容纳而構成新的“五品”或謂之“五倫”,這可以反映文明時代政治關係超過血緣關係而居主導地位的情况。“五倫”實指五種人際關係,不單純指五種人,那五種人際關係只是血緣與政治兩種關係。
    針對上述五種關係提出的“五教”即五種道德概念,先是義、慈、友、恭、孝;后又變孝、悌、忠、信、恭等。《周禮·大司徒》言及“以鄉三物教萬民”,更有所謂知、仁、聖、義、忠、和(六德)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不管人倫道德的名目有多少,也不論怎樣變化多端,其反映血緣與政治兩種人際關係則是確定的。
    以往在“批判”孔老二,將上述的德行都歸之“孔孟之道”,其實孔、孟雖然提出過許多人倫道德概念,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仁”、“義”兩項。仁解決以父子關系為起點的個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問題,如仁者爱人;義者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如義者宜也,“捨生而取義者也”。
    從古堯舜起就重视人倫道德,證實“人倫”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古來就客觀存在的,只要有人類生存,人倫現象便不會消失。众所週知,人類社會不是静止而是變化發展的,各個時代的人倫道德的内涵和规範必然與人倫關係不同而各有异。例如,舜處于原始社會,只提出父、母、兄、弟、子等(五品);孟子時代,歷史進入奴隸杜會晚期,人與人的關係呈復雜化,單純的“五品”充實了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内容也豐富了。現在,歷史已進入二十世紀末並沭浴着新世紀的曙光,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歷史新時期,五倫已不能包括人們的整個關係。可是,不論具體内容較為不同,人倫總是存在,人倫道德必須講究、承接、“修建”,則是古今一致,永遠如此。不僅今天要講人倫道德,即使進入共產主義的大同社會,人倫道德也會更為豐盛,達到共產主義道德的更完美。由于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有人群就有社會關係。人際關係有常有序,穩定不亂,利國益民,就是我認為應普遍講,並讓其弘揚人倫道德,使傳統道德文化這一主线能够萬古常新。
    其三,在汲取傳統道德文化營養時,(或批判地繼承時)還應當理解道德的主體。數年前,在强調發揮道德主體能動性的時候,應如何看待集體主義原則呢?有些人,由于把道德主體看成只限于個人的人,認為個人至上(陳腐觀點),便把道德主體的能動性同集體主義原則相對立。以為集體主義原則會輕视個人價值、利益、尊嚴,從而束縛主體的能動性,只有個人主義原則才會重视個人的價值、利益和尊嚴,。才從而發揮道德主體的能動性。
    那么,道德主體是誰?與所有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一樣,道德當然少不了主體。從認識角度說,道德認知的客體,没有認知者誰去認識道德文化現象?從實踐角度看,道德作為行為的價值、要求、规範及其所起的作用,没有它們赖以依附的實體,也全部落空了。個人的價值、尊嚴和利益,歸根究底,只有當其與集體的價值、尊嚴和利益一致時,才能真正得到長足的發展;個人只有冲決掉狭隘的個人樊籠,加强自我修養,看到社會、看到人民大众、看到歷史和未來,才能“知多世事胸襟豁,閱盡人情眼界寬”,從而發揮無窮無盡的才能,做有道德的聖人、賢人。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論是改革、開放,克服困難和創立新的體制、秩序,豐富新的道德文化内容,都要萬众一心,把社會價值放在第一位的社會凝聚力,而個人主義的發展却不能達此目標。
    再鑒于此,我想,當代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不能不從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問題是我們怎樣以科学的觀点對待傳統文化進行優選。傳統道德文化的東西一切都好的意向固然要不得(如傳統道德的總則“三綱五常”乃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最消極的因素,是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绊脚石)。但是那種全盤否定傳統,也是有害的(如傳統道德的主线人倫道德,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較積極的因素,就值得“調動”)。那種將傳統道德文化的“根”先否掉,汲取外部道德文化從何談起?这點海外華人社會的群泉是深有體會的,他們就反對文化上的西化。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不乏豐富的養分,它們將在現代文明建設中發揮無窮的生命力,閃現出煌煌的光芒。
    
本文作者:全球漢詩總會理事、該會駐中國福建省聯络主任、新加坡獅城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優秀文史工作者。
 
 
(作者:林昌如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不详)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