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鹅尾山神石园 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

时间:2014年02月10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莆田鹅尾山神石园 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

鹅尾山神石园位于莆田湄洲岛东南端,三面临海,海拔仅65米,占地面积约32公顷,怪石千姿百态,形象惟妙惟肖。鹅尾神石由“金山坳”“飞戟洞”“海门”“狮子山”和“神石冈”五个部分组成,包括海龟朝圣,圣泉井、飞戟洞、鲤鱼十八节、龙洞听潮、拇指石等数十个景点。

公园因其形似鹅尾,岩石奇特而得名,是距今一亿三千万多年时间风化形成的独特奇景,被称为罕见和典型的海蚀地貌。大量的海蚀岩经过岁月的洗礼,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大自然艺术品,蕴含着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

神石园的第一景点是:海龟朝圣。相传千年以前,这只神龟在海中修炼多年,经常在海面看到渔家女林默娘风里来雨里去地扶危救难,感念林默娘的慈悲情怀和勇敢精神,决心拜默娘为师。海龟选择了九九重阳佳节登陆,它爬到鹅尾山半山腰时,远望湄屿主峰上祥云五色,默娘在阵阵仙乐声中缓缓升天了。拜师无望,海龟痛断肝肠,含泪化成赤石凝固在朝圣的路上。由于海龟的辛酸泪水点点滴滴留在半山腰,至今“海龟朝圣”石前还是湿漉漉的,不管天气如何干旱,这里常年泛潮,想是海龟千年伤心泪未干吧!

沿着新修的水泥大道漫步上山,就来到了神石园的金山坳,从这里可以看到“金山寺”“百兽拜神”“百花园”“艾草埕”“海狮喜雨”“金字石”等景点。停车场的右边山坡上是金山寺,寺虽简陋,却有两百年历史,它建于清中叶,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

“百兽拜神”是由山上的石景和海上的奇观动静结合组成的,它孕育着一个十分生动的传说:妈祖升天后,其英灵驰骋在海面救苦救难;而海上鲨鱼、鲸鱼家族,仗着鱼多势众,经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危害百姓。为救黎民苍生,妈祖决定与鲸鲨决一死战。双方约定,如果妈祖三招之内能制服鲸鲨,它们愿从此听从妈祖调遣,并于每年三月二十三前来朝拜。妈祖施用“汲水法”,只一招就把鲨鱼、鲸鱼搁浅困住,动弹不得。从此,鲨鱼鲸鱼们遵守诺言,每年三月必成群结队,千里迢迢游向湄洲岛,遥对祖庙山朝圣,这就是当地人说的“海帮拜妈祖”的壮丽奇观。

相传早年,湄洲湾海域有一条鲤鱼多年修炼成精,时常出没作祟,为害渔民。百姓苦不堪言,只好求助于妈祖。妈祖劝鲤鱼精弃恶从善,改邪归正。鲤鱼精不听,继续一意孤行。妈祖派龙太子前去收伏。龙太子与鲤鱼精交手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妈祖左右将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里眼挥起斧头猛力从云中砍下去,鲤鱼精没有伤着,却把这海岩齐刷刷地切开,成了“斧劈崖”;顺风耳操起方天戟扎下去,扎出一个洞,就是“飞戟洞”。龙太子、千里眼、顺风耳以三战一,仍难以取胜。妈祖只好召雷公来助战。雷公看到“三战一”斗得正酣,便瞄准鲤鱼精的要害,一锤子打下去,便把鲤鱼精打趴在地,成了“鲤鱼十八节”景点。

从“雾海寻灯”亭出来,到“读海台”,最后来到“龙洞听潮”。如果是夏天,这里可是纳凉的好地方,即使是炎炎酷日,这里也是清沁凉爽。坐下来歇息,听海浪轻轻拍打礁石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顺着石阶下去,又是一个人间仙境,仿佛与喧嚣的尘世蓦然隔绝。抬头东望,眼前豁然开朗,大海烟波浩淼,一望无垠。如果是秋冬季节,又恰逢满潮时分,那狂风巨浪拍击岩的轰鸣声,那此起彼伏的涌浪瀑出的浪花,激起的泡沫,让懦弱者胆战心惊,让勇敢者激情奔放、壮志满怀。人们在这里都会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莫测,大海的千变万化。再高明的艺术家面对大海的变幻也会感到艺术手段的贫乏和无奈。

(作者:佚名 编辑:林氏 信息来源:新浪厦门)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