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才

时间:2010年07月14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医界泰斗

  林可胜 (1897一1969年) 祖籍福建海澄,出生于新加坡。其父为名医、社会活动家林文庆,母黄端琼亦是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女。8岁时被送往英国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爱丁堡大学。民国8年 (1919年)以优异成绩获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学士的双学位,并留校任生理学讲师。后又获得哲学博士与科学博士的学位。民国13年回国,应聘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兼系主任,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个华人教授,一直任教到抗日战争爆发。于教学研究之余,潜心著述,在英美各国生物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蜚声国内外。民国16年创建中国生理学会,次年又创办《生理学》杂志并任主编。翌年,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组织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其后又在贵阳图云关创设救护总站,先后派遣一百多个救护队分赴各战区,并在五个战区设立分站、在前线设立临时医院。民国29年爱国侨领陈嘉庚率南洋华侨慰劳团回国视察,对林可胜的专心任职及其救死扶伤精神颇为赞许,并自动由南侨总会捐助款项给救护总站。民国31年奉命随中国远征军出国至缅甸,任中缅印战区司令官史迪威的医药总监,多次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和英、美政府的授勋。民国34年后,任联勤总部军医署署长、国民政府国防医学院院长,创立军医中心教育制度,培训中国自己的军医。民国3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并任国民政府卫生部部长。翌年5月出国赴美,在美国先后任伊利诺斯大学客座生理研究教授、克雷顿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药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后,又受聘于印第安纳州迈尔斯药厂,负责生理、药理研究工作及医学科学研究指导。 1961年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1969年8月7日因食道癌病逝于美国印第安纳州。
  林巧稚  (1901—1983年) 妇产科专家。女。厦门人。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先后到英国曼彻斯特和伦敦大学医学院、美国芝加哥医学院进修。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和医院创设妇产科。后又回到协和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对胎儿宫内呼吸的研究,获得重大成果,为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民国37年任协和医学院教授兼主任。1951年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教授兼主任。其后历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北京市妇产医院名誉院长,首都医院妇产科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著有《打开协和窗口看祖国》,主编《妇科肿瘤学》、《家庭医生顾问》、《育儿百科全书》、《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指导研究“绒毛膜上皮癌和葡萄胎的诊断处理”课题。厦门市政府特在鼓浪屿建立“林巧稚大夫纪念园”,以示永久的纪念。
  林如高 (1888— 1986年) 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月生。祖父林达年是骨伤科名医。如高15岁开始跟随祖父学习正骨技术。上山采集和识别中草药,配制各种丹膏丸散。以后随父在民间行医,一边务农,一边为人治病,有一定名气。凡是骨折、脱臼、骨增生、内伤等疾病,经他治疗,效果很好,深受群众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高成为正式医生。从此,生活安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钻研医术。他不仅继承祖传秘方,而且学习西医疗法,实行中西医结合。他悉心研究骨伤治疗法、推拿疗法、小夹板外固定法,并研制各种内服、外敷丸散膏药,进一步制服肥大性脊椎炎、慢性骨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顽症。长乐县张某,因手臂骨折,引起骨髓炎,疮口糜烂,势须截肢,如高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仅用40多天的时间,便将其手臂完全治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造成腿部骨折,特从北京慕名而来福州治疗。如高不顾自己80多岁高龄,为其按摩治疗,使其腿伤有明显好转。同时,还为国家领导人王震、万里等治愈了骨伤。如高的骨伤医术闻名海内外,求医求药者不绝于门,在他80余年从医生涯中,治愈各类骨伤患者逾3万余人,其中包括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尼和美国的患者,被誉为“正骨圣手”。如高一生遵循祖父“医道万千,惟德最高”的遗训,医德高尚。贫苦患者求医,他经常分文不取,甚至还招待食宿。如高为了将祖传及自己的行医经验传诸于世,在福建省卫生厅派人协助下,整理编写了《林如高正骨经验》一书,18万字,于1977年11月正式出版。他还主动献出102个祖传秘方,并为海内外培养了120多名中高级骨伤医务人才。1978年8月,如高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9月又获福建科学技术成果奖。1985年6月15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如高父子从事治疗的福州盘屿正骨医院改名为“福州林如高正骨医院”。1986年3月18日如高病逝,享年99岁。他生前曾任福建中医学院骨科顾问,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和福州分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为了推广如高的独特骨伤疗法,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张安祯教授等整理编写出版了《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林如高保健练功三十六法》、《林如高敷药法》等书。医学界同仁和他共同研制的 “林如高骨伤电脑诊疗系统”,用现代科技将林如高的医术以“活”的形式继承了下来。林如高儿子林子顺主编的近百万字巨著《林如高经验荟萃》,也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航空专家

  林同骥 (1918—1993年) 闽侯县 (今福州市区)人,民国7年(191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是世界著名桥梁与结构工程专家、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林同炎胞弟。幼承家学渊源,刻苦攻读致用之学。抗战军兴,同骥饱尝战乱之苦,辗转入川,进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民国3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进南川飞机制造厂任检修员。于民国34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半年后成为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民国37年(1948年)获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对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复杂截面翼型扭转弯曲问题提出处理新法,并建立了皮托管测稀薄气体压力的实验分析理论,引起力学界的重视。1955年,同骥冲破美国移民局种种刁难与阻挠,回到祖国,投身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事业,先后任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暂冲式超音速风洞,为空气动力学实验作出杰出贡献。1959年,他领导的研究室评为先进集体,他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群英会。多年来,同骥潜心于跨声速流动、高超声速流动、射流等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在再人飞机器热防护等理论和实验中提出独特见解。他为中国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与航空航天有关的气动力和气动热问题研究,为中国力学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同骥被特邀出席首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提出无粘跨声速流动分析方法,获得与会各国专家好评。同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数理学部常委。在研究中,同骥主张应用小型实验设备,以先进测试手段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重点发掘复杂又基本的流动现象,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他还多次参加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制定。1983年,他同钱学森、钱伟长、庄逢甘等著名科学家一起,对我国海洋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率员开展海洋流体力学的研究,由选择课题至设备设置与方案实施,事事躬亲,一丝不苟。同骥先后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委员、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事主席,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赴美探亲,翌年7月29日在美去世,享年75岁。主要著作有:《双曲型翼截面柱体的圣维朗扭转问题》、《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吉林陨石烧蚀图象分析》、《无粘跨声速流场分析》、《熔楔和边界转捩》等。
  林士谔 (1913—1987年) 广东平远人,航空学家。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民国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做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民国29年后,先后在成都机械学校、航空仪表修造厂和航空研究院任教官、副厂长和航空仪表研究员。民国35年任厦门大学航空学院教授、系副主任兼陀螺研究室主任。1951年后任清华大学及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后兼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及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62年任国家科委理论与应用力学组成员。1964年当选为航空学会理事兼自动控制及电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力学学会理事兼全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组主任委员,《力学学报》编委。1983年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后在北京航空学院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航空自动控制及航空仪表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著有《驻波理论》、《飞机自动控制理论》,译有《飞机仪表学》、《航空电机电器学》、《飞机设备》等。

  法医奠基

  林 几 (1897—1951年) 字百渊,侯官县(今福州市区)怀德坊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民国5年(1916年),林几赴日留学,翌年参与爱国活动被迫回国。民国7年7月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民国11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专研病理学。民国13年,林几发表《收回领事裁判权与法医学之关系》,认为收回法权乃当务之急, “改良法医应成为司法革新目标之一”。他的呼吁获得政界、司法界和医学界的重视。同年底赴德国留学,民国17年获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当时,国民政府准备先在中央大学实施《养成法医人才草案》,林几受托草拟《创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科教室意见书》,详细规划了所需一切,还提议在上海、北平、汉口、广州、重庆、奉天分设六个法医学教室,以便培养法医学人才,兼办邻省法医事件。民国19年,林几在北大医学院首建法医学教室,且全身心扑在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上,名声鹊起。民国21年8月,他被司法部聘为法医研究所首任所长,民国22年,林几开始招法医学研究生。翌年,创办了中国首份法医学杂志《法医月刊》。他勤奋工作,悉心育人,培养出中国首批法医人才陈康颐、陈安良等。民国24年3月,林几回北大医学院任法医学教室主任教授,并兼冀察审判官训练所教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校西迁,任西北联合大学教授。民国32年,林几到中央大学医学院创设法医学科,并在成都举办高级司法检验员训练班。民国35年,他随校迁回南京,开办司法检验专修科,继续培养法医人才,较著名的有郑钟璇等。民国38年4月,南京解放,林几任中央大学法医学主任教授。1950年8月校名旋改南京大学,他又开办了第二期司法检验专修科。10月,林几受聘为国家卫生部卫生教材编审委员会法医组主任委员,负责编审法医学教授。1951年秋受卫生部委托,开办第一期法医学高级师资班。因长期积劳成疾,林几消化道宿疾发作,经手术治疗无效,于11月20日病逝校中,终年54岁。林几一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是我国近代法医学的奠基人,《辞海》为之设专条。著有《中国古代法医学发展简史》、《洗冤录驳义》、《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法官用法医学讲义》、《医师用法医学讲义》、《鉴定实例专号》(四卷一百例)、《法医学》、《二十二年来法医之进步》等书。他在亲子鉴定,吗啡与鸦片中毒,骨质血荫检查,已腐溺尸检查等方面造诣很深。

  一代才文

  林徽因 (1904—1955年) 建筑学家、文学家。又名徽音。女。闽侯(今福州市区)人。自幼爱好文艺。早年人北京培华女中就读。民国9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到英国,深受英国文学的熏陶。民国13年先后入美国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舞台美术和建筑,获得学位。民国17年归国后在东北大学、燕大学建筑系任教,开始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曾到河北、山西等地调查,与丈夫梁思成合作或独自撰写调查报告多篇。在教学与研究之余,又积极进行文学创作,曾在《新月》、《诗刊》、《学文月刊》、《大公报》副刊、《文学杂志》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搞过舞台美术。其作品在形式、韵律、风格和技巧方面有一定影响,曾被誉为“一代才女”。1949年10月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兼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抱病坚持教学,参加景蓝工艺改革和国徽及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为纪念碑碑座设计饰纹和花圈浮雕图案,培养工艺美术研究生。著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清代营造则例)序》、《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林徽因诗集》,散文《窗子之外》、《在九十九度中》,小说《春梦》、《花厅夫人》等。

  莎著专家

  林同济 (1906—1980年) 学者,莎士比亚专家。笔名耕青。闽侯(今福州市区)人。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国际关系与西方文学史。曾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密勒士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民国23年(1934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政治系教授,主编英文版《南开社会经济》季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南迁昆明,任该校文法学院院长,与人合编《战国策》半月刊,《大公报•战国》副刊,主编“在创丛书”。民国31年到北碚任复旦大学教授。民国34年赴美国讲学。民国36年游历欧洲诸国。次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海光图书馆。后任复旦大学外文教授。从事国际关系、史学与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研究,发表过不少论著,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50年代后期,专志研究莎士比亚,翻译莎氏剧本。1980年赴英国出席国际莎士比亚年会,又赴美国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讲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著有《五卅惨案汇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铁路侵略》、《时代之波》、《文化形态论》,以及英文论著多种,译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独白正字》等。

  化学翘楚

  林 一 (19ll一1990年) 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十八日。少年在福州格致中学求学。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学院,留校任助教两年后,赴燕京大学进修,获理学硕士学位。24年返回故里,先后任福建省炼油厂厂长、总工程师、福建省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员、液体燃料试验室主任、工业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林一克服重重困难,研究从松根里提炼出代汽油、代柴油,并以桐油聚合成代机油。后来,他辗转于福建建瓯、沙县、将乐和三元等山城创办炼油厂为福建水陆交通提供液体燃料。同时,他还从事福建造纸原料的研究。民国36年,林一赴美国深造。1951年,他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不久,在阿不莱学院化学系任副教授。翌年,转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52年,他任美国国际电讯公司研究室高级化学师,兼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组组长。他领导碳膜电阻的改进和电阻包封材料的研制,皆取得良好效果。1956年,林一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室主任、化学部基金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研究生院化学部副主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硅研究室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教授当时,我国有机硅工业处于初创阶段,林一领导有机硅研究室同志积极研制有机硅油、树脂和乳液等产品投入生产。他负责研制成功的乙烯基奎橡胶和自粘性硅橡胶,也投人工业化生产。他对有机硅乳液的研究成功,为维纶帆布防水整理、涤纶纤维柔软整理和涤纶线的润滑整理,开辟了新路子,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在理论方面,林一对有机硅的水解、缩合、环化、重排和乳液形成的机理,对硅氧烷的开环聚合机理,以及对硅橡胶的高温降解反应机理,皆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多篇颇有创见的论文。他对我国有机硅学科研究和硅工业的发展,皆做出独特贡献。1961年,林一参加新安江水坝坝面的塑料复盖工程,圆满完成任务。此复盖面经20余年风雨考验,至今完好无损。1963 年,他指导山西云岗石佛修复工作,对保护文物也做出出色成绩。1973年,林一恢复研究室主任职务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亲自指导中青年科研人员从事新课题研究,对他们的试验操作,要求十分严格。1982年,林一指导维尼纶帆布有机硅防水机理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还是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退休后于 1988年获中科院“老有所为精英奖”。他于1990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林正仙  (1919—1986年) 浙江鄞县人。民国33年(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流体力学、质量传递等研究。1955年回国,历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以及后来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等职。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评议分组第一、二届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他所研究的催化重整和芳烃抽提工艺,领导开发的成救球法尿素脱蜡技术,于60年代前期在工业上应用,获国家科委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以来在他指导下连续取得了多项重要工业化成果,其中金一1876催化剂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他在石油炼制工业和化学工程方面曾发表论文20篇。

  地理学家

  林传甲 (1877—1922年) 号奎腾,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早年就读于西湖书院。博览群书,尤以经史、地理、文学见长,为张之洞所器重。光绪二十八年举乡试第一。两年后出任京师大学堂文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起,先后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北京、广西、内蒙古等地兴办教育,设立学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一定贡献,为社会人士所赞誉。民国6年,传甲愤于“外人谋我之急”,遂在中国地理学会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出任总纂。先后编纂出版有浙江、江苏、安徽、福建、京师、京兆、湖北、直隶、山东、湖南、吉林等省地理志,以及《大中华直隶省易县志》、《察哈尔乡土志》等。传甲平生勤于著述,有“学界巨子”之誉。民国11年(1922年)病卒,年仅45岁,学界为之扼腕叹惜。传甲除上著述外,还有《福海归程记》、《湖南驿程记》、《满蒙回藏地名释义》、《黑龙江最新地图》、《辽金元三史蒙拾》、《筹笔轩读书日记》等传世。

  盐政专家

  林振翰 (1883—1932年) 字蔚文。福建宁德人。早年毕业于福州格致书院,又人北京译学馆深造。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后,返闽出任《群报》主笔。民国2年任众议院秘书。翌年起转理盐务20余年。历经川南、宁波、扬州、福建等盐务稽核所,任经理等职,还兼过川南盐运使。任内考察调查盐区状况,提出澄清吏治、整理盐场、取消专商、就场征税等治本措施,改革盐政。并著成《川盐纪要》、《浙盐纪要》、《淮盐纪要》等书。在评学馆期间,译成波兰柴门霍夫《世界语》一书,为世界语最早汉译者。《汉译世界语》曾一版再版。还著有《汉文世界语互译辞典》、《中国盐政辞典》、《中国盐政史》、《永川遇匪记》等书。

  人类学家

  林惠样 (1901—1958年) 又名圣麟、石仁、淡墨。福建晋江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民国17年又毕业于菲律宾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开始从事人类学研究。翌年赴台湾调查高山族文化生活和习俗,撰写《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为我国系统研究台湾高山族的第一个学者。民国20年起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社会学教授。后兼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又曾兼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从事考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发现福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民国24年创办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新加坡等地,继续从事考古工作,开始南洋民族学的研究。民国36年夏返厦门大学任历史系教授。1951年倡议和创办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后又历任历史系主任兼教授,厦门疆资料馆馆长,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所长、人类博物馆馆长,省政协委员等职。 1957年9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其毕生研究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著作至丰,主要有《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族史》、《中国原始社会史》、《民俗学》、《民办人种志》、《考古学通论》、《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等及论文70余篇。

  科技铁人

  林 娜 (1931—1994年) 女,福建闽侯县人,民国20年(1931年)12月3日生于北平(北京)。民国国府主席林森嗣长孙女。民国26年其父林京抗战殉职后,随母陈少华,与兄林平、弟林良流落北平。后在北平入学。抗战胜利后,到南京如意里林森故居居住,继续入学,后考入福州大学化学系。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至扬州财经学院任教。翌年 9月调中国科学出版社,主要从事化学图书编辑工作,历任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先后编辑出版图书120多种,经管过6种期刊。在化学科技图书编辑中,造诣颇深,所责编的《中医肿瘤学》被卫生部列为重点书目,与人合编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和发展》,获新长征科普作品二等奖。1977年11月,林娜在编辑《化学发展简史》辛劳中,忍痛带病参加审稿会,经确诊为晚期卵管癌,手术中发现癌细胞扩散转移至淋巴、大网膜,在医疗中她仍念念不忘工作。1979年3 月,她重新回到编辑室,要求继续工作,领导因她体弱、路远,再三劝其多休养,她以时间不多执意要上班,最后只同意她第周2、4、6上半天班。但她仍勇挑重担,保持保量超额完成任务。翌年她丈夫瘫痪在床,面对困难,她坚持边治疗、边工作、边照顾病人,至1987年的八年间,共编书30余部,500多万字,被誉为“科技出版界的铁人”。1984年3月12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介绍她“把自己的宝贵年华献给科技出版事业”的事迹。由1982年起她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到退休。1987年,林娜以无党派人士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人民政协报》给予专门报道。1993年3月,她再次当选为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妇女青年委员会委员。1994年5月19日病逝北京,终年63岁。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福建林氏委员会官网)
文章热词:科技 英才

上一篇:文化巨星

下一篇:军事将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