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福州部分群英小传下

时间:2011年01月04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郑权(一八七八——一九三九),字仲劲,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二十七年(一九0一),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与赵声、何海樵、杨韵珂等人于二十八年组织「知耻学会」,畅谈革命救国。二十九年旅沪福建学生会成立,林森任会长,郑权、林述庆等是该会的骨干。同时郑权又与水师学堂的同学发起成立「阅书报社」,联络南京各学堂学生参加拒俄运动,并筹划起义,被校方侦知查办,郑权辍学返回福州。
  郑权回榕后,到「侯官两等小学堂」任教,在校内宣传革命,积极培养革命青年,又加入林斯琛等人组织的共和山堂以及藤山文明社,进行革命活动。三十一年(一九0五)夏,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郑权在会上登台公开演说,阐明革命宗旨。接着汉族独立会成立,郑权任会长,进行组织和宣传革命。次年,郑权因故离任,汉族独立会由郑祖荫代理会长。同年夏,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全体汉族独立会会员转为同盟会会员。
  宣统元年(一九0九),郑权因筹划广州新军起义受通缉,郑权避地上海,任上海育才学校教员,翌年任吴淞中学教员。三年(一九一一)武昌起义后,郑权前往镇江,协助新军三十六标一营管带林述庆联络各营军官在京岘山起义。镇江光复后,述庆被推为军政府都督,郑权任军政府军政使。后述庆率镇军与浙、沪军会攻江宁(南京),郑权留守镇江。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述庆受制于各派反对势力,被迫下野。郑权遂退居上海,任《民国新闻》编辑,兼任中国公学教员。
  一九一七年七月,孙中山号召革命同志南下广东护法,郑权也奔赴广州追随孙中山,任众议院秘书,不久改任大元帅府参议。一九二六年郑权随国民革命军人闽,任平潭县知事。一九三0年调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工作。一九三二年在南京任国民党党史史料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权随南京政府撤退到重庆。一九三九年五月逝世,年六十一岁。
  林庚白(一八九七——一九四二),原名学衡,闽县(今福州市区)螺洲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失父母,由伯父及胞姐抚育成人。四岁入塾,七岁能诗,被誉为「神童」。十三岁以第一名考入京师大学堂。在校内与姚鹓雏、梁鸿志、胡先骕诸同学酬唱,在校外与诗人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往还。读书时有艳体诗《珊树集》问世,并与同学姚鹓雏各以诗百首刊行《太学二子集》。宣统二年(一九一O)加入同盟会。
  武昌起义后,他参与组织京津同盟会,任文事部副部长。一九一二年南北议和后,南下上海,与陈模、林森等组织「铁血铲除团」,以暗杀变节军阀、党人。同年结识柳亚子,加入「南社」。因对法律研究有得,被国民党推选为众议院议员,兼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参与制定「天坛宪法」。袁世凯上台后,他曾发表多篇文章予以揭露和批判。袁倒台后,庚白被选为众议院秘书长。一九一七年年秋,携国会印章及枢密文件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林森,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后被委任大元帅府秘书。后返回上海闭门读书,磨砺诗词十年。一九三六年任立法委员。南京沦陷前夕,他随政府西迁武汉、重庆。
  抗战爆发后,庚白静观时局,反对国民党消极抵抗政策,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人的身上。他曾赋诗《书(中国共产党宣言)后》七律一首:「欲持吉语告朋俦」。一九三八年到重庆不久,即写了《寄延安毛泽东先生》七律一首:「湖南人物能开国,况出山川百战余。」「天险江流知有意,翼王不渡为君趋。」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初,到香港,拟办报宣传抗日,并筹办诗人协会以团结进步文化人士。甫一周,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汉奸告密,庚白被日本占领军通缉,于次年(一九四二)一月十九日在九龙被日军枪杀,时年四十五岁。
  庚白所作诗词,具有盛唐遗风,又有时代特色。闻一多、章士钏评其诗词「以精深见长」;柳亚子评价他「典册高文一代才」。庚白曾有民国「诗圣」之称。其问世诗词作品,除上述二集外,还有《急就集》、《舟车集》、《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燹余集》、《过江集》、《水上集》、《吞日集》、《角声集》、《虎尾集》等。近年出版的《丽白楼遗集》,收入其文章、书信、日记、小说、自传及各界悼念诗文等,计九十七万余字,堪称文坛力著。
  林森(一八六八一一一九四三),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一八六八年二月十一日)生于凤港。三岁随父迁居福州仓山土地庙街。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到十六年在教会学校培元学堂、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后与邻乡郑氏女完婚。三日后即赴台湾电报学堂学习,翌年任职于台北电报局。十九年,妻病故,他誓不再娶,遂投身民主革命。
  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败,清廷割台于日本,林森愤起反清。后任台南法院嘉义支部通译。二十五年春回闽。翌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广交旅外闽籍人士,开展反清活动。二十九年春,组成旅沪福建学生会,被选为会长,三十一年(一九0五)八月同盟会成立,林森率全体成员加盟。翌年(一九0六),在榕组成同盟会福建支会。宣统元年(一九0九),林森调任九江关协办,组织同盟会九江分会,在组织营救于右任,惩戒英领事与任意杀人的印度巡捕等活动中,名重长江流域。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广州起义前夕,转运枪械往广州。起义失败,由沪返榕,处理善后,并策动新军、海军舰队准备举事。八月十九日(十月十日)武昌首揭义旗。九月初二(二十三日)晚,林森领导九江兵不血刀和平举义。清军反扑,汉口失守,林森亲率敢死队,并带钱饷枪枝增援武昌。接着,又返九江,策动海军舰队举义成功,组成海陆军联合委员会。不久,武汉形势转危,林森主持军事会议,派舰队援鄂、陆军援皖,并派员赴镇江支持林述庆举义,使海军大批舰艇归附,进而攻取南京。林森在稳定辛亥革命大局中,功勋卓著。
  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林森被举为临时参议院议长。以后,袁世凯弄权,林森愤而辞职,按孙中山指示返闽组织国民党福建支部。
  一九一三年,林森又当选为国会全院委员长。六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袁暗杀,林森主持追悼会,并通过国会严令追查凶手。后离京返闽,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加人中华革命党。旋赴美任美洲党务负责人,当选为总支部长,继兼筹饷委员长,民国维持总会会长。为了筹集经费,他率冯自由等人分赴南北美洲各地,组建五十多个国民党分部,该总支部遂被孙中山明令为「领袖支部」,负责领导海外除日本、台湾外的所有党务。
  一九一六年,林森回国,在国会组织「宪政商榷会」。翌年八月,林森与两院议员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以护法号召西南,任议会非常会议副议长,他力持选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遂掌外交部,并赴新加坡等地,募集经费。一九一八年五月,回国。八月,林森又当选为参议院议长。他领导了与政学系的斗争。以议长名义筹款修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编纂《黄花碧血集》,翻印林觉民《绝命书》,宣扬英烈。十一月,孙中山返粤重组军政府。翌年一月,林森重整国会。在他安排下,五月五日孙中山出任非常大总统,林森代表国会授印符并致词。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林森被孙中山推荐为福建省长兼管在闽中央政府各行政机关。翌年二月八日,林森离职后,赴广州任建设部长兼治河督办。
  十月,孙中山决心改组中国国民党,林森等九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负责主持改组事宜。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党「一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林森、李大钊等五人被孙中山指定为主席团主席,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病逝,林森赴京主持祭葬事,负责踏勘南京陵地,并任总监修。七月一日,国民党中执委议决改大元帅为国民政府,林森选为五常务委员之一。八月二十日廖仲恺被刺,林森通电要求缉拿凶手,任特别法庭首席检委,后主持廖安葬。九月十八日率国民外交代表团赴北平。
  十一月,林森参与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召开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次年初国民党「二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林森受警告处分,后还失去党籍。
  一九二七年,宁汉沪合流,林森恢复党籍,被推为特别委员会委员、海外部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翌年,当选为国民政府常委、立法院副院长,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革命勋绩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中山陵管委会常务主委。
  一九三一年,林森任立法院院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年底当选为主席。一九三二年元旦,林森宣誓就职。「一,二八」事变后,林森强烈抗议日本承认「满洲国」。一九三四年,林森获连任。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发生,林森力持和平解决,认为「张学良所部是爱国的」,所以极力保护张学良,用主席特权于翌年一月四日、二月十八日连下赦免、复权令。但蒋介石拒不执行,长期幽禁张学良。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林森率国府西迁重庆。不久,北平、南京相继成立伪政权,林森声明无效,并明令通缉汉奸头目。翌年十二月,汪兆铭(精卫)叛逃投敌,林森以中监委常委负责人身份力主开除其党籍,并明令通缉。林森不顾古稀之年至电台痛斥汪伪等汉奸,盗窃名器,叛国投敌的卑鄙行径。号召「全国军队和人民……齐心协力,团结精神,坚持抗战立场,肃清汉奸」。自林森代表国家宣布与日、德、意三国宣战后,他虽至高龄,公务仍如前从不少怠。大到军国大事,小到士兵的抚恤,均亲自处理签署。
  一九四三年五月,林森在接见加拿大大使前车祸中风,六月稍有好转,嘱日后收复台湾问题。八月一日下午七时四分逝于林园官邸,享年七十五岁。中共中央致唁电说:「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为元首逝世致哀》。
  林森一生极为重视教育,认为「欲使中华民族生气勃勃,发扬过去数千年之伟大文明,必须从教育入手」,「将一切靡费用于教育上最好」。他除在故乡尚干及凤港、禄家、浦口等地办学外,数立遗嘱将俸资五十万元拨作考选留学欧美研习自然科学学生奖学基金;另将所余遗产捐作办家乡「尚干职业学校」基金。
  对于林森一生功过,自一九七九年起中共中央作了重新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人民要纪念他」。一九八八年,福州隆重召开林森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认为「林森先生一生爱国,他反对腐败没落的清王朝,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林森先生继承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郑滋樨(一八六九——一九四四),号露湘,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早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进第六届管轮班学习,历年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六月,他毕业后,进入北洋水师提督衙,甚得北洋海军统领叶祖珪器重。翌年,特疏荐滋樨承办自测大沽口航道,他只用八个月时间,动用五分之一经费,就定出大沽口四季通航之安全航道,并重绘了海图,「清国版郑氏海图」被世界航海界正式采用,「华人不能独立测绘海图」的谬论不攻自破。他旋任「海天」舰二管轮,一年后升大管轮。光绪二十七年(一九0一)滋樨赴英留学,进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一年后,保送入阿姆士曲郎皇家海军研究院专攻舰炮制造,参与兵工厂岸炮设计,被英国科技界誉为「亚洲三杰」之一。以后滋樨历任中国驻英使馆英文总文案、参赞,积功升为正四品特旨道街。居留伦敦期间,结识了在英国的孙中山先生。
  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函召滋樨回国。翌年初,他抵沪,见孙中山已辞职,遂应商务印书馆聘,主持东方印刷所机械修理厂工作。未几,回海军部工作。五月,办理炼钢事务。七月,襄办江阴长山建筑弹药库工程。九月,又赴大沽造船所赞划制造机关炮事务。因他功绩,一九二0年,授轮机少将衔,五年后晋升为轮机中将、造械总监。
  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嘱张群请滋樨任军事委员会兵工署长,他以年老难负重任为由不就职。翌年十月,海军总司令部拟于象山港建海军学校,他随同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等乘舰前往踏勘。一九三四年,他兼代海军军械处处长职务。他曾建议在马尾建设试枪场、试炮场。一九三七年,试枪场建成
  抗日战争开始,滋樨因年迈退居上海。不久,汪伪政权成立,有人劝他前往报到,他毅然以死拒辞。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滋樨病逝上海,享年七十六岁。
  郑祖荫(一八七二——一九四四),字兰荪,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生于世医之家。从小好读顾炎武、黄宗羲著作,民族主义思想强烈,曾和闽清黄乃裳创办《福报》,鼓吹革命。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0三),林森等在上海创立福建学生会,祖荫等为主要骨干,他与林泽人、郑权、蔡毅等在福州进行革命活动,先设益闻社于仓山古榕书院,次年设益闻学堂于小岭朱子祠,又设文明社于下渡十境祠,创桥南公益社于仓山梅坞,作为联络革命志士和各山堂首领的场所。三十一年(一九0五)他秘密组织汉族独立会,被举为会长。七月,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次年夏,林森派陈天尺返闽成立同盟会福建支会,组荫遂被委为中华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他与同志们一起创立丙午俱乐部、闽南救火会等革命组织,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春,林觉民、李恢先后奉同盟会命令回闽召集同志赴粤发难,祖荫在闽负筹划响应全责。起义失败后,闽籍党人就义者甚多,祖荫在悲痛之时,他一面做分化、瓦解清军工作,争取新军标统许崇智、统制孙道仁加入同盟会;一面在桥南公益社内组织同盟会总机关部,下设十个部,自己兼任总务、执法两部负责人。他和许崇智等人召开军事会议,制订军事计划。在人民和新军的配合下,福建革命党人于当年九月十八日(十一月九日)晚上发动武装起义,次日获得成功。祖荫被推为参事员,组成参事会为全省最高议事机关。
  一九一二年,建立福建政务院,祖荫任政务院副院长。随后,他以民国成立,初志已成,通电辞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覆电慰留。同年十月,他改任中央参议院参议员。当时发生新议员反对旧议员之争,他以立法机关而有不法举动,甚为不满,于次年三月辞职,并致函京、津、沪各报,切劝议员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四月,他任闽都督府秘书长。后袁世凯窃国,十月他被捕,不久获释,遂致力于地方教育及禁烟事业。
  一九一七年八月,军阀李厚基任闽督军,欲捕祖荫,他被迫出走广东。次年,任靖国军方声涛总指挥部秘书,转战潮、汕、诏安一带;一九二0年十二月,他受林森之请,参加广州国会非常会议,任秘书厅秘书。一九二二年,被聘为福建省长公署秘书。北伐胜利后,南北统一,他就任福建省建设厅秘书,后又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设计委员、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等职。一九三七年,他为了动员抗日,兼任福建省社会军事训练委员会指导员,后又任福建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他工作勤恳,兴利除弊,数十年如一日。
  一九四四年十月,福州第二次沦陷,他抱病避居永泰,于十二月二十六日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林宗素(一八七七———九四四),女,原名易,闽县(今闽侯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从小接受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胞兄林万里(白水)在家乡青圃创办鳌峰学堂,宗素参与主持校务。二十八年初,她随兄白水赴杭州,寓居于求是书院,协助其兄创办《杭州白话报》,四月应蔡元培、章太炎邀请,随兄嫂到上海,在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于十一月间在登贤里兴办一所「爱国女校」,并担任该校教员。不久,上海南洋公学发生学生退学风潮。蔡元培等人为声援退学学生,又创立了一所爱国学社,她与白水又兼任学社教员。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宗素东渡日本,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同年十一月,她回到上海,在白水创办的《中国白话报》担任编辑主任,同时兼任《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的编务。她能文善写,此时已成为上海报界著名的女记者、女编辑,是封建末期觉醒较早的女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宗素又赴日本,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年秋,革命党人黄兴在日本横滨设立制造弹药机关,宗素与秋瑾、方君瑛等女志士积极参加,被誉为「苏菲亚式女杰」。十二月十六日(一九0六年一月十日),林宗素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限制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宗素愤而退学回到福州。三十二年(一九0六)元宵节,林宗素与汤忠(上海人)借仓前山中湖黄府(母舅宅院)举行婚礼,婚后同赴上海。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同盟会会员在上海组成「中国社会党」,宗素成为该党主要成员,她极力主张女子参政,在社会党内部成立了「女子参政同志会」并被推为会长。此后,她还组织「女子参政研究会」,并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五日,专程代表「女子参政同志会」拜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恳切地阐述了女子参政的迫切要求,取得了孙中山的认可与赞同。谈话内容,曾先后披露于上海《民主报》、《申报》上。此后女子参政未见动静,遂参与组织「女子参政同盟会」,并为秋瑾烈士举办追悼大会,号召以秋瑾烈士为榜样,争取男女平等。事后她仍致力于女权运动。
  一九一三年,宗素与汤忠离婚。一九一四年,在袁世凯政权统治下,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六月,她应新加坡侨商黄亦舟之邀赴星洲,创办华人学校,自任校长。不久,她与湖南人张客公结为夫妇,旋又参与黄亦舟商业活动,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间成为当地富商之一。她曾多次汇款给国内哥哥白水,资助其独立办报。
  一九二二年三月,宗素一家从新加坡回到北京。不久返回湖南老家后,赴河南开封工作。一九一五年夏天,宗素唯一的爱子国光病逝,遂又回到北京与白水一家同住。一九一六年八月六日,胞兄白水被北洋军阀杀害,她料理完后事,回到南方定居。抗日战争期间,宗素携家避居云南。一九四四年病逝于昆明,终年六十七岁。
  潘祖彝(一八八三——一九四六),原名善庆,字竹孙,笔名潘谷公、潘谷神,另改名祖彝、祖诒,建瓯县人,生于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定居福州,目睹清廷腐败,认为非革命不足以救中国。于三十年在上海同林森、林述庆等人组建福建学生会。同盟会成立后,全会加盟。后返榕与陈启涛创办《闽报》,任主笔,因撰文抨击地方军阀苛政劣迹,报社被封,遂赴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
  一九二六年春,祖彝在北京参加李守常(大钊)等人领导的「三,一八」运动,遭段祺瑞政府缉捕。同年底回福州,任《福建民国日报》主笔。因笔伐蒋介石,又遭缉捕,避居浙江杭州,受高梦旦之托,为商务印书馆翻译外文科学著作。译作多收入《万有文库》。后悉心研究中国哲学,撰写《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未刊)。
  抗日战争期间,祖彝曾到重庆供职,后转昆明。一九四0年入广东文理学院任教。两年后转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哲学教授。病逝于一九四六年,享年六十三岁。有译作《苏联科学巡礼》、《自然科学概论》等传世。
  林之夏(一八七八——一九四七),原名知夏,字凉生,号亮生、弃繻生,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父殁,寄居外婆家,拜林纡为师,深受其熏陶。二十二年,之夏中秀才。二十七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对清末政治腐败国势危殆深表愤慨。因少时曾从僧人习武,好骑马使剑,故于二十八年改入福建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三十一年毕业,任江宁(今南京)新军第九镇参谋。加入林森为会长的福建学生会,后随会加入同盟会。不久,升任第三十四标标统(团长)。三十二年,兼任江南讲武堂教官,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十二月,奉命率军往江西萍乡镇压萍醴浏人民起义。他却谋在江西新军中发动起义,因事泄未果。三十四年(一九0八),调任江西新军统带,谋起事,被密令逮捕,幸同乡沈瑜庆事先报信,始得逃脱。以后,之夏为江宁测绘学堂监督,不久调任第九镇第三十六标标统,驻镇江。
  宣统二年(一九一0),因策动革命被人告密,便辞职离军,暗中进行革命活动。辛亥武昌起义后与弟知渊奔走于江宁、镇江、上海之间,九月十七日(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七日)随林述庆发动镇江起义,成立军政府。之夏兄弟还参与江宁新军起义的策划工作,起义失败,队伍退往镇江合编入镇军。为了攻克江宁,组成江浙革命联军,之夏任联军副总参谋长。在参战前,预立遗嘱,与家人诀别,表示不惜牺牲以争取革命胜利的决心。这次战役,他亲临前线,激战七昼夜,先攻占紫金山天堡城制高点,终于攻克江宁。
  江宁光复后,之夏任中央第一师师长,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当年冬天回闽任福建军政府政务院军务部部长。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之夏也辞职回家乡城门。
  一九一四年,之夏任浙江督军府顾问兼军事编译馆馆长,编译《军事杂法》。一九二五年,辞职回闽。后被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聘为省府参议。一九三二年及一九四0年曾应蒋介石之聘分别赴南京及重庆参加编修国民革命军军史与抗战军史。他热心公益事业,曾在家乡创办龙光小学,辟置乡间公墓,又倡导武术教育,任福州国术馆馆长。
  抗日战争时期,福州两度沦陷,日军及南京伪政府曾威胁之夏出任伪职,均坚辞不就,以卖字为生。一九四七年病逝于福州,终年七十岁。
  之夏工诗,擅书法、篆刻,为我国著名诗歌团体「南社」组织者之一。遗有《玉萧山馆诗集》及《画眉禅外集》等诗稿(均未出版)。其元配夫人黄氏早殁。继娶夫人陈贞慧,与之夏同是「南社」诗人,有《贞慧诗草》诗集行世。
  高鲁(一八七七——一九四七),字曙青,号叔钦,长乐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幼年丧父,家贫苦读,二十一岁进福建船政学堂学习。三十一年(一九0五)因成绩优异,被选派留学比利时,入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工科。留学期间,他着手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编制了以立春为岁首的《长春历书》。宣统元年(一九0九)以关于飞机翼的力学计算问题的毕业论文,获工科博士学位,同时被派往德、法等国考察工厂。同年在法国巴黎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回国。一九一二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高鲁任政府秘书兼内务部疆理司司长。一九一三年,出任北京中央观象台台长,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任教。他任中央观象台台长之后,打破了中国气象事业由外国人把持的局面,创办气象训练班,培养了一批自己的观测人员。同年,赴日本考察天文、气象事业。翌年,又出席在东京举行的东亚气象台台长联席会议。回国后,创办了《气象月刊》,后改为《观象丛报》。他在《丛报》上发表了通俗的天文学文章《晓窗随笔》,普及天文知识。在中央观象台内还设立了历数、天文、气象、磁力等四科。一九一五年,开始在北京筹建大型天文台,购置许多先进的仪器、仪表,正式测定北京的经纬度,还在库伦(今乌兰巴托)附设测候所,为我国现代天文气象研究打下了基础。
  一九一八年,高鲁出席在巴黎举行的时辰统一会议。不久即任中国留欧学生监督。一九二一年回国,仍任中央观象台台长。翌年,倡导成立中国天文学会,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和总秘书。他重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整理、研究工作,提出了整理古代天文学的四项原则和十七条大纲。
  一九二七年,高鲁任教育行政委员会秘书。次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下设天文和气象两个研究所,他任天文研究所所长。在他主持下,完成了紫金山天文台的测量工作。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二日高鲁任中国驻法国公使。翌年三月到任,曾被派为与爱沙尼亚签订通商条约、与希腊签订友好条约的全权代表,以及出席国际联盟会的海牙国际法庭的代表。但仍注视天文学界的新成果,并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一九三一年七月,召回国任教育部长。可是未抵国门,又被改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一九三七年他受世界社编辑部的委托,主持《世界百科全书》中的《天文学全书》编辑工作,负责编写《中国天文学史》一稿,资料已搜集齐全,可惜在抗日战争中全部散失。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伪政府企图拉他到南京任职,遭到拒绝,他只身滞留重庆继续从事天文学研究。组织观测了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二日的日全食,测出当地的地理经纬度、日食期间的气象条件等情况。
  一九四二年,高鲁任闽浙监察使。一九四四年九月福州第二次被日军侵占,他率部属撤退闽清,转沙县,历尽艰辛。十月,因弹劾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不抗日、玩忽职守,被免去监察使职务。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病逝于福州,年七十岁。他一生清廉,逝世时甚至无以为殓。
  高鲁一生主要著作有《中央观象台之过去与未来》、《星象统笺》、《图解天文学》等。此外,还有《空中航行术》、《最近欧洲外交史》、《世界联邦论》、《积分释义》,以及《相对论原理》等书,营销海内外。
  蔡人奇(一八七二——一九五一),原名毅,字天寄,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人奇幼承家训,既通儒又习医,曾中秀才。时清廷丧权辱国,他无意仕进,立志振兴国家,抵御外侮。
  光绪二十八年(一九0二)春,江南水师学堂学生郑权回到福州,走访郑祖荫、蔡人奇。他们一致认为欲振兴民族,需先「开通风气,疏通民智」。于是组织「益闻社」,设阅报所,暗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同年,郑权回校续学,人奇随往上海。二十九年,人奇参与组织上海福建学生会,林森任会长。时日本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阴谋变福建省为其殖民地,旅沪福建学生会的成员严密关注日本人在闽的活动,由林森口授,人奇执笔,编辑《闽警》一书,以唤起民众。此书出版后,激发福建爱国志士的反清反日斗志。日本台湾总督儿玉见后,惊愕地说,.「日本秘密图华计划,尽被《闽警》揭露,谁说中国无人才!」三十二年(一九0六)人奇随福建学生会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他赴日本学习政法,辛亥革命前回到上海。
  辛亥(一九一一)革命爆发后,人奇赴镇江协助林述庆发动起义。镇江起义成功后,林述庆被推为总督,不久率镇军会攻江宁(今南京),人奇协助镇江军政使郑权留守镇江。一九一二年,林述庆受制于各方反对势力,被迫下野。人奇回福建,先后在厦门中学、福州三明中学任教兼行医。
  一九三一年,高润生、萧干中等在南台创建「私立福建中医专门学校」,人奇任校长,并编著《妇科讲义》作为教材。在学校中主编《医铎》杂志,号召中医学者钻研祖国医学,发扬医学精萃,培养中医人才。同时,他还担任福建国医分馆副馆长。一九三六年,人奇以年老辞职,在家乡下渡郑厝祠开设中医诊所,并在巷头街福记中药店挂牌设诊。他对贫苦群众免费施诊,深受群众好评。人奇业余撰写《藤山志》,重点记述民国时期仓山的历史和仓山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志书于(一九四九)付印刊行,成为研究仓山历史的珍贵史料。他在晚年仍十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被选为藤山救火会监事长。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蔡人奇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史家麟(一八八二——一九五三),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祖父经商。七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十四岁入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光绪二十八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翌年,家麟在上海与林森等人共同组织成立福建学生会。此后,他参加了该会进行的收回福建邵武、建宁、汀江三府的矿产开采权,抵制美货,反对美国虐待华侨,以及反对「割闽易辽」等爱国运动。宣统元年(一九0九),家麟从事联络海陆军中革命志士的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革命党人响应,发动沪军营、巡警、商团等围攻江南制造局,家麟率部分商团逾墙进入制造局。解救被捕关押的陈其美,随后革命军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起义成功。
  福州光复后,家麟回闽任福州海关(常关)关长,并协助军政府筹集粮饷、整顿财政。一九一二年以后,他历任涵江、铜山、泉州海关(常关)关长,厦门常关关长兼交涉署科长。一九一四年,加入国民党,从事联络海军参加反袁救国斗争的工作。一九一七年,家麟调任广州海关监督府会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七年以后,他历任北京财政部部员、多伦海关监督、江苏卷烟统税局局长、上海卷烟委员会委员、福建糖酒局局长。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四年家麟先后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和福建省税务管理局副局长。他监修福州万寿、江南两桥,便利交通,还担任过福建学院、英华、光复、三山、开智等中学,以及独青小学、仓山中心国民学校的董事长、董事、学董等职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九四四年五月,福州市临时参议会成立,他被推为议长,翌年六月,继任福州市参议会议长。一九四七年,家麟被指定担任「福州市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坚辞不就。
  一九四九年三月,省参议院通过「彻底扫除和平障碍,以利和平进行案」,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家麟也领导市参议会起而响应,通电要求政府停止征兵、征粮。福州解放时,他与萨镇冰、丁超五等人协助人民政府维持地方秩序。
  一九五0年一月,家麟经刘通、林大绥介绍加入民革福州市委员会,任支部委员。三月任登审组组长,从事推销公债、筹集救济基金等工作。十月,家麟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历任福州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一九五三年六月,家麟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林雨时(一八八一—一九五七),原名景清,字祥云,号泽人,医名济生,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正月二十六日生于福州。七岁入塾读书,十五岁投考福建船政学堂,不久考入英华书院。目睹「清政不纲,外侮日亟」,遂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曾赴台追随林森,不久返闽。后加入上海福建学生会,按会长林森指示,在福州设立益闻报社,以开民智。于三十一年(一九0五)四月为首创办桥南公益社,密谋义举。后全会加入同盟会,设机关于社内。雨时于三十四年(一九0八)六月又创办福州闽南救火会,任会长,暗中训练民众。曾就天安寺教案,奔走呼吁,力争主权。后联合各公益社团设立福州社会办事处,以调解外交纠纷。当选为福建去毒总社社长、福州总商会议董、商事公断处评议员等。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后,参与党务,并任机关报《建言报》社社长兼体育会会长。辛亥广州起义时留闽参与筹划福、厦两处响应,事败后操办抚恤拯救等事宜,并派人分赴沪汉联络,以谋再举。所有机密文件、印信、枪弹均藏家里,秘密会议也在他家举行。还组织体育会青年编练炸弹队参加福州起义。
  福州光复,雨时宣告桥南公益社解散,出任福建军政府保安会会长,亲率商团、警察及消防队巡逻维持治安,闽督授予特等奖状。后委为福建银号总理,筹划度支,制止了滥发军用钞票之弊,并平息了钱庄挤兑风潮。心力交瘁,十上辞呈得以离职。孙中山护法广州后,雨时任广州军政府特派员。一九一九年,以诗「寂寞珠江春雨里,旌旗黯澹泪成行」祭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怀念战友之情溢于言表,称七十二烈士「恰比孔门贤者数,来争黄帝子孙光」,其后他任福建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议、广州元师府大本营建设部顾问、福建省长公署特派员。在福建禁烟委员会常务委员任上,认真负责,为肃清烟毒作出贡献。一九二六年受林森之托,在青芝山为其筹建藏骨塔,翌年林森让雨时在他购置营建啸余庐的山地「陶江界」内,也建坟一座,以符日后泉下相伴,雨时自请林祥熊题屏。并同林森议修《陶江林氏族谱》,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二日,雨时任国民政府秘书(一九四一年七月九日免)。抗日战争爆发,任福建省赈济会委员、华侨难童教养院院长。后任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林森派他返闽赈济救灾。抗战胜利后,他立自传以示后人,并茹素念佛。闲暇自习歧黄之术,著有《备用单方秘集》一书(未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雨时以「辛亥革命老人」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一九五七年十月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吴适(一八七八——一九五八),字任之,号兰园,连江县东塘乡人,生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他自幼聪明勤读,善文章,工绘画,在当地有「才子」之称,中秀才后,曾任筱澳小学校长兼县咨议局文牍。吴适痛恨清政府腐败,于三十二年在连江密组光复会,接着又参加同盟会,并在福州密设机关。三十四(一九0八)年,连江县透堡乡(现改所南乡)农民组织广福会,练习拳击之术,次年吴适加入该会,被拥戴为「大哥」(首领),他改广福会为光复会。吴适常到福州,与刘元栋等联络,共图革命,挽救中国。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三月,林觉民回福州,传达同盟会准备在广州起义的决定。于是,吴适返连江召集光复会同志二十二人参加广州起义,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为督队,向两广总督衙署进攻。因众寡悬殊,伤亡甚多,起义失败。吴适逃到城外山坟旁被清兵捕获,押送到水师提督衙门审问。他面无俱色,挥笔写了三纸措词激烈的政见书。不久,被判绞刑,等候秋决。在狱中,吴适坚贞不屈。后因武昌起义,广州光复而释放,搭轮从香港转厦门,一度被厦门统治张海珊留任参议官。不久,返福州任福建都督府盐政监督。
  一九一三年七月,二次革命爆发,吴适草檄讨袁,其家被封。他发动同盟会员一百多人,组织护国军第三梯队,攻入连江县城,又连续攻下罗源、宁德、政和、松溪各县。一九一六年六月,袁世凯去世,吴适讨袁军事结束,他到福州与黄展云等组织闽学社,创办《福建新报》,继续宣传革命。一九一七年九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台湾省军政府,吴适任内政部佥事。次年,奉孙中山之命,回闽收编各地民军,活动于长乐、闽侯、罗源、古田、屏南、闽清等地。
  一九一九年秋,北洋军阀成立福建清乡处,欲招安吴适,遭到吴适严词指责。当时福建督军李厚基祸闽最烈,吴适率领所部参加驱李运动。后因援断粮缺,功败垂成。一九二一年,他在广州任总统府秘书。一九二二年五月,孙中山誓师北伐,委吴适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司令。六月十六日,陈炯明于广州叛变,孙中山亲率海军讨陈,吴适曾两次冒险上舰向孙中山汇报军情,并奉孙中山之命冒死携款至香港接济同志。八月,廖仲恺命吴适重回福州,任福建自治军第五路司令。九月孙中山改北伐军为讨贼军,以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司令攻入福建,吴适为第一警备司令.驻福州。
  一九二三年一月,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回粤讨伐陈炯明,委任吴适为后防司令。未几,北洋军阀对待民军仍然沿用剿抚兼施的手段,吴适不为所屈。至何应钦攻下福州,吴适所部由军部正式收编。他自请任福建救济院院长。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逝世,吴适结束戎马生涯,月领黄花冈生还义士赡养费一百二十元,居乌石山卖画自给。抗战开始,蒋介石曾委任吴适为闽海十县自治军司令,吴适退还委任状不就
  吴适素长国画,所作人物、花鸟、山水,别具一格。水墨兰竹,刚劲有力,用笔有独到处。他与李霞等组织福州「龙珠画苑」,任副社长。他诗作很多,意境飘逸,诗画结合,艺术色彩更浓。书法学锺繇、王羲之,圆劲有力。抗日战争时期,他蛰居道山路二营巷。日军两次侵占福州,有人拉他参加维持会,吴适均严辞拒绝,连夜逃奔永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吴适被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员、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国画会名誉会长。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在福州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郑烈(一八八八一一一九五八),字晓云,别号天啸生,闽县(今福州市区)黄山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早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就读,后肄业于湖南长沙实业学堂。三十一年(一九0五)赴日本留学。进日本大学攻读法律,不久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在东京郊外以「第十四支部」命名的同盟会福建支部活动,与支部长林文、方声洞及林觉民等来往密切。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三月,他同林文等人一起参加同盟会组织的广州起义,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英勇献身,他侥幸生还,撰写了《黄花十杰传》以寄对战友的哀思。
  当年福建光复后,郑烈任省政府司法部部长。后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一九二一年任广州军政府高等法院院长。一九二三年三月回闽任福建高等审判厅厅长、福建私立尚宾法政学校校长。一九二五年起任高等法院检察署检察长。抗日战争期间,曾著《精忠柏》史剧四十卷,以唤起民众。一九四九年六月,以「检察长」名义下令「通缉」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喧嚣一时。
  同年,郑烈随国民党撤往台湾,自此起执律师业,并参加同乡社团活动。一九五八年病逝,享年七十岁。还著有《历代人物评传》、《黄花冈烈士林大将军传》、《啸余吟草》等传世。
  严骥(一八八一—一九六0),原名明鉴,又名恭干,字汉民,号飞鸣,侯宫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自幼从父读书。稍长,当学徒,开始与光复会接触,并加入会党。十七岁往城内,就读于侯官高等小学堂,受该校校长黄展云、教员方声涛、黄翼云等的教育,萌发反满复汉的民族思想。一次,十位同学在永福(今永泰)方广岩讲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故事,无不声泪俱下。为了表示反满扶汉的决心,十人都以「汉」字为排行,时称「十汉团」,他称「汉民」。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O三),严骥考入闽江要塞炮科学校。当时黄展云、郑权等借冯巷古榕书院组织益闻阅报社,严骥为骨干。其后,严骥等又设文明社,为秘密联络点,并设立党人加盟宣誓所。三十一年(一九0五)夏,革命党人于益闻社成立学生联合会,会后集队游行。福建布政使周莲下令搜捕。严骥避往上海,后又回榕秘密组织汉族独立会。次年,汉族独立会等团体并为同盟会福建支部。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春,林觉民奉命回闽组织选锋队(敢死队)赴粤参加广州起义。严骥第一批乘轮往香港。黄兴令严骥往桂林,请方声涛派人运军械到广州。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起事,严骥随黄兴等攻督署。在血战中,严骥手足受伤,匿于烟馆,假装挑夫,脱险抵港。即奉孙中山命到沪,与吴玉章等入川参加「保路运动」。
  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电令严骥随林森回闽组织国民党并任秘书。一九一三年,各地讨袁军起,严骥在福州随第十四师师长许崇智参加二次革命,任上校参谋处长。八月,福建讨袁军解体,严骥避入上海法租界。一九一五年,用「严恭干」之名,任上海《中华新报》主笔,著文抨击袁世凯。当袁世凯称帝时,严骥为护国军第二军司令部上校参谋入粤,驱逐袁党龙济光。一九一六年六月,袁世凯病死。同年秋,严骥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处长,后在议长林森主持下,负责督修黄花冈烈士墓。
  一九一七年九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宣告军政府成立,以严骥为大元帅参议兼管水利,一度代理城防司令。一九一八年九月严骥任靖国军第六军军需处长。从此他随方声涛在潮州、汕头、梅县一带活动。一九二二年六月陈炯明叛变,严骥随革命军入闽驱逐李厚基,十月任福建省长公署参议兼印花税处长。
  一九二六年冬,何应钦率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入闽,组福建临时政治会议,严骥任秘书、第三科长。不久,福建省政府成立,他调任第四科科长。一九二八年,方声涛为福建省代主席兼军事厅长,严骥为军事厅副官处处长。不久,军事厅撤销,严骥任福建军械局局长、福建水利局局长。一九三0年一月,卢兴邦兄弟绑架省政府六委员,严骥调停于省、卢之间。其后方声涛仍代省府主席,严骥任保安处副处长、第四科长、稽查处长等职。一九二九年,蒋介石扣留居正,严骥曾为方声涛拟电文质询蒋介石,因此,为蒋介石所忌。一九三四年六月,方声涛病逝上海,严骥为方声涛撰传,深感伤悲。此后蛰居福州,被军统特务监视,一度被搜家。他仍参加《华报》活动,并捐款助修《藤山志》。
  一九四八年,严骥通过李济深的关系参加福建「民联」地下组织,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委员。一九六0年二月二十四日逝世,终年八十岁。
  林叔向(一八九0——一九六一),原名林荣,字发运,号得时,闽县(今闽侯)尚干凤港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0)十二月。十二岁入村塾,后到尚干陶南书院、福州明伦堂小学、法政学堂学习。宣统元年(一九0九),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福建响应,叔向加入敢死军炸弹队,参与于山助战。福州光复后,叔向参加学生北伐军,转入陆军预备学校,再入保定军校步兵科第三期。
  一九一五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叔向潜回福建,联络讨袁,袁世凯死后,他返校复学,毕业后南下回乡,任凤港小学名誉校长。
  一九二一年,叔向投奔广州,任总统府副官。是年,孙中山北伐,叔向随行,负责军队给养。后任北伐联军稽查处长、大元帅随员招待所所长。一九二六年,叔向任许崇智援闽粤军支队司令,他在闽组织民军攻福清,截击张毅残部,收容数百人,后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三师步兵第三团,叔向任团长,率团进驻泰顺,北军哗变,全团瓦解。后到广州,任黄埔军校步兵科教官。一九二八年,出任中山陵警卫队长,并任迎榇副官,随林森等专员北上迎榇。
  一九三三年,叔向随林森返福州尚干祭祖拜祠后留榕。「闽变」发生,叔向被任命为福建省水上公安局局长,十九路军失败而去职。一九三五年,叔向任马(江)连(江)罗(源)公路局长,负责修筑公路。翌年,任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第一科科长。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九日,任国府参军处参军。一九四三年五月林森病重,他任林主席康复委员会委员,主持官邸一切事宜。林森逝世后,他负责吊祭、建陵、奉安等事务。
  一九四四年,叔向代表福建,参与召开国民党革新会议。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叔向擢任少将参军,遵照林森遗嘱筹办尚干职业学校。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升中将。后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翌年申请退役回闽。他见族人地下游击队员林依恰等十九人被捕,危在旦夕,遂冒风险出面设法予以保释,还营救抗粮被捕群众七人,以及制止宪兵镇压尚干浦里民众反抗闽江下游轮船公司接管民间汽轮的行动。
  一九五0年,叔向参加组织民革会议,后因历史被管制。一九五七年恢复民革关系。有关部门拟让他出任省政协委员,以言论受批判而作辍。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中风病逝,年七十一岁。一九八一年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政协为其平反,追认为「辛亥革命老人」  。
  孙本戎(一八八七——一九六六),字良翰,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区)人。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其父台湾澎湖同知任所。甲午战后,举家迁闽。三十一年(一九0五),本戎考入福建讲武堂兵科,并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一九0九)毕业,留校任技术教官兼队长。
  辛亥革命时,他率领本校员生加入福建革命军并参加于山战役,光复福州。遂任延建邵防卫军统带。一九一三年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一七年,他随孙中山赴广州,在大元帅府任侍从武官。翌年,奉命回闽任福建省军事特派员兼驻闽粤军第三师师长,率部与军阀部队作战,攻克福建漳州、泉州、汀州各属。一九二二年,本戎任国民革命军东路讨贼军纵队司令,出师北伐,以四营兵力击败敌一师,攻克赣州。时值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孙中山先后遇险,乃率部回师与叛军激战,并将敌方派来游说、许以重金贿赂的代表押送总部。陈恨之入骨乃以全力围攻,本戎部队死伤过半,仍奋勇击溃追击叛军。终因兵力损失过大,退至福建建瓯。同年十月,北伐军黄大伟、李福林部进攻福州受阻,本戎闻讯率所部三百人驰援,击溃李厚基部史廷扬一师。福州攻克后,本戎任莆田、仙游、惠安、福清警备司令。此后与敌作战,数次以弱击强,以少胜多。一九二四年,本戎任惠潮梅行营主任兼总指挥。
  一九二五年,孙中山病逝,本戎引退。蒋介石挽留其任原职,未成,又函委以高官,他置之不覆。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宣布授少将军衔。此后汪精卫组织伪政府,派人说项,遭本戎痛斥。蒋介石乘机施压诬他为汉奸,他迫不得已遂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党政分会委员、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物价管制会秘书长等职。后与当政者意见不合,乃杜门不出,以诗画自娱。一九四七年,回福州。两年后,经香港去台湾。
  大陆解放,本戎留台,无法与大陆家人团聚,年老生活无靠。蒋介石连授中将、上将衔,屡意安置,均被本戎婉辞。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本戎病逝于台北,终年七十九岁。蒋介石题「轸怀耆旧」匾作悼。
  何遂(一八八八——一九六八),字叙甫,祖籍福清,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生于侯官县城(今福州市区)。三十年入福建武备学堂,结识革命党人,开始参加反清革命活动。三十二年(一九0六),到南京陆军第九镇当排长。次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后改称陆军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一九0九)毕业后,何遂到广西「督练公所」参谋处担任筹略科科长兼陆军干部学堂教官。二年(一九一O),创建了同盟会广西支部,任参议,出版《南报》(后改为《南风报》)宣传革命思想。武昌起义爆发时,何遂任清军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的参谋。正准备起义,吴禄贞被袁世凯遣人刺杀,何遂毅然率部起义,被推为燕晋联军大都督。
  一九一五年,何遂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护国运动」开始后,他策动晋北镇守使孔庚通电讨袁,并由他起草电文。结果,孔庚被拘捕,何遂被送出境。袁世凯死后,何遂到法、比、英、美等国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归国后,写了《欧洲观战记》一书。
  一九一七年,何遂南下广东参加护法战争,任靖闽军司令,返福州密谋炸死李厚基。事泄,避入日本领事馆,化装逃到上海,再次东渡日本。一九一九年回国,任曹锟军官教导团教育长。一九二四年,参与筹划「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建立国民军,历任第三军参谋长、第四师师长、北京政府航空署长、国民军空军司令等职。
  北伐战争时期,何遂到河南策动直系军阀和曾属国民军系统的军人倒戈,响应北伐。一九二八年春,到广州任李济深的总参议。同年五月,任黄埔军官学校代理校长。翌年底,到西安任十七路军总参议。一九三一年起任立法委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于翌年春,在北平组织「辽、吉、黑抗日义勇军民众后援会」,任副会长兼主任干事,到处奔走呼号,宣传抗日,积极募集捐款,支持抗战。自己也捐了四万元法币。并多次到热河前线慰劳抗日义勇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何遂任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热诚拥护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一九三七年,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达南京,他结认了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中共领导人,并宴请中共代表团。叶剑英谈及中共代表团驻地宜加强警卫,惟缺少枪枝。他立即把家中的四枝长枪和两支手枪送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全面抗战开始,何遂任第一战区高级幕僚室主任,他曾陪同周恩来由河南前赴五台山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等中共领导人交谈甚洽。他通过疏通关系,给八路军增加了一些军饷。
  一九三九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叶剑英亲自找他,要求制止磨擦。何遂即作了工作,间接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翌年夏,何遂介绍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在重庆与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商定,由何遂的长子以盐务总局代表身份赴边区洽办,以花马池盐换取边区所需的棉布等日用品,冲破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何遂得悉八路军办事处经济上有困难,他不顾当时政治局势的险恶,亲自驱车前往曾家岩周公馆,面见董必武,并资助一笔现款。后来,董必武、叶剑英赠送他延安生产的毛毯、衣料答谢。一九四六年被选为「国大代表」。解放战争中,他尽力完成中共托付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遂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长、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何遂平生酷爱书画文物,一九五0年,他把全部古文物和图书分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和天津图书馆。为此,陈毅市长、潘汉年、盛丕华副市长曾专函致谢,国家文化部发给了褒奖状。陈毅还以近作《莫干好》一词相赠。
  一九六八年冬,何遂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岁。子何康曾任国家农业部部长。
  郑贞文(一八九一—一九六九),一名幼坡,字心南,晚号经余老人、龙山砚叟,长乐县人。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区)龙山巷。十二岁考取福州府学生员。十五岁赴日,先后就读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二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一九0九),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贞文回福州,出任福建政务院教育司科长,一九一二年四月,改任视学官,往南洋视察华侨教育。翌年三月回闽,任福建高等学堂教务长。八月,再度赴日深造,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化学。留日期间参加留日学生创办的丙辰学社(后改称中华学艺社),创办《学艺》杂志。一九一八年,毕业回国。
  同年八月,贞文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辑化学书籍。主编了《化学实验教程》、《少年自然科学丛书》、《有机化学概要》、《自然科学辞典》、《英汉综合字典》等书。并将日文《化学本论》、英文《原子说发凡》译成中文出版。贞文所编著的化学教科书被作为初、高中教材沿用达三十余年。他还编写了话剧《爱之光》,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贞文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按照中国文字的形声特点,以及偏旁部首,写成《化学命名原则》一三0多条。一九二0年十二月应陈嘉庚邀请,回闽参加筹办厦门大学,并任教授兼教务长半年多。一九二七年以后,曾给郭沫若生活上、经济上以多方支持。一九二八年三月,他偕同张元济、郑振铎等代表中华学艺社赴日,访求我国散佚在日本的孤本、善本古籍数十部,摄影带回,交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他还主编《学艺》杂志。
  一九三二年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本省教育事业发展计,力荐学者贞文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任上他调整和增设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多所,筹办了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农学院、医学院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创设科学馆;在全省各县建立民众教育馆;在中、小学普遍设立音乐、国画、体育、劳动等课程;实行中学毕业会考制度;设清寒优秀生奖学金和小学教师进修奖学金;主持续成《福建通志》;编成《闽贤事略初稿》;筹款重修于山戚公祠抗倭古迹「平远台」等。贞文在任教育厅厅长任期内,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任「三青团」福建省支团部常务监察,执行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一九四三年,林森逝后,贞文遂被排挤免去教育厅长之职。次年(一九四四),应陈仪之邀到重庆,任国民政府党政考核委员会第一室主任。后因患病辞职回闽,在福建省政府挂个顾问的空衔,赋闲家居。
  一九五一年,贞文因曾经是国民党「三青团」骨干受到管制。一九五三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一九五六年,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一九六五年,当选为福建历史学会理事。「文化大革命」中,贞文受到冲击,于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四日病逝于福州,享年七十八岁。
  贞文早年编辑的《中华化学史》,惜在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晚年担任文史馆馆员后,又编写了《郑成功年谱》、《金门小志》、《红楼梦诗文译注》(均未正式出版)。
  邓萃英(一八八五——一九七二),字芝园,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生。幼读乡塾,崇尚儒学,并补习日文。后考入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萃英在日本求学时,与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一起加入同盟会,曾任福建支部长。后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造。辛亥革命成功,他返闽,任福州师范学校校长。
  一九一二年,萃英执教于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除讲授西洋、东瀛逻辑的理论与方法外,并兼授我国传统哲学,有「当代儒宗」之称。四月,孙中山先生莅闽,他晋谒时以「专心从事教育」为誓,受到孙中山的嘉许。
  一九一七年,萃英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学部主任。一九一九年,他出任该校校长。他在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四点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水平,鼓励学术研究风气;实行男女合校,提高女子教育与女权;扩充新式设备;重视人格教育。一九二一年,赴美参加华盛顿会议。这时期,著名华侨陈嘉庚决定在厦门倡办私立厦门大学,聘萃英任第一任校长。四月六日厦门大学开学典礼于集美中学大礼堂举行,由邓萃英主持,陈嘉庚邀请美国杜威博士前来参加并发表演说。开学不久,萃英即向陈嘉庚建议将开办费一百万元和经费三百万元,全部移向东北购买地皮开垦农田,以期获得巨利,不意遭到拒绝,他就提出辞职。其后,连续创办志诚中学、弘达中学和女子春明中学,任各校董事长。一九二二年任教育部首席参事、代次长。一九二四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萃英被聘为董事。一九二五年二月教育部派他管理留日学生事务。
  一九二七年一月,他奉调任河南大学校长,兼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他在河南时推行早操制度,并身体力行。他严格管理教育经费,主张勤俭节约、爱惜公物。他说:「有科学知识而无道德,将成为无源之流。」他教导子女三项不可破产:㈠、人格不可破产;㈡、知识不可破产;㈢、经济不可破产。他尝手书:「我愿世世子孙各本其才能,为国家尽大力,为社会立大业,为学术界留纪念,不愿任何一代子孙发大财。」他夫人何建民也曾留学日本,曾任河南省立医院产妇科主任。在他严格教育、培养下,子女七人,皆学有所成,最杰出者邓昌黎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邓昌国为台湾音乐大师(有传)。
  一九四九年,萃英去台湾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教育部」特约编纂等职。他极力主张免试升学及延长义务教育。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病逝于台北,享年八十八岁。
  陈孝威(一八九三——一九七四),本名增荣,后改名向元。侯官县(今闽侯)南通乡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早年毕业于福州武备学堂,后任林述庆部连长,参加辛亥革命镇江举义。一九一四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学习。时值反对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孝威曾破指血书,发誓反日到底。毕业后任保定军校校长王汝贤部上校参谋,随驻湘西。一九二三年升少将旅长,一九二六年任泰宁镇守使兼旅长,升中将。民国一九二九年辞职,闲居天津。
  一九三六年,他经陆军大学校长杨杰举荐,在陆军大学研究对日策略。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入白崇禧部参加浙沪作战。十月,孝威离开军界,携家到香港,十一月创办《天文台报》周刊,致力于宣传抗战言论和策略,积极从事「国民外交」活动。一九三九年他抵马尼拉,与美国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格兰中将交换对日看法。翌年九月,他发表《论大不列颠之战应使用之政略、战略、战术》一文,文中准确预言德国必将对苏联开战,斯大林读后却一笑置之。次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果然大举进犯苏联。自此,陈孝威和他的《天文台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议论中心。每一期的《天文台报》一出版,各国驻香港的外交官都抢先阅读,然后当作重要情报译发回国。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亲自写信给陈孝威,表示赞赏他的见解。一九四一年,孝威又发表《德、日、意对苏、美、英三国作战的前景判断》一文,文中指出,日本势必南进,发动南太平洋战争。这一年的十二月,日本果然偷袭珍珠港,不久就席卷南太平洋。该报随之停刊。
  香港沦陷后,孝威辗转逃回广西桂林,发表《由敌寇点、线、面立体之最后部署,说到盟国所应选择最高方针》。此文给盟国对德、日、意的反攻提供最有权威性的策略。一九四二年四月,孝威提出了「战败日本会师东京」的倡议,他预言:「两三年内,日本必败」,事实果如他所料。
  一九四七年,孝威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一九五0年任《吴佩孚先生集》编辑委员。一九五一年《天文台报》在港复刊。他任社长。一九六五年任香港各界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常委、永久性纪念事物筹委会委员。孝威晚年双目失明,一九七四年在香港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孝威著有《太平洋鼓吹集》、《诗史与世运》、《我与罗、邱、杜》、《泰宁去思图咏》、《美国将校与中国抗战》、《抗战军事纪略》、《为什么失去大陆》、《杜勒斯与东南亚》、《敬胜斋随笔》、《若定庐随笔》等著作。
  刘通(一八七九——一九七六),原名开通,字伯瀛,号漫叟,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二月生。从小入塾,勤奋读书,有卫国御侮思想。三十一年(一九0五),他改名刘通,参加福州进步组织「文明社」(后改为「汉族独立会」),担任秘密刊物《调查录》编辑。翌年,同盟会福建支部成立,他是该支部骨干,曾协助总干事林斯琛主持同盟会支部日常工作,并任「公益社」秘书,兼《建言报》编辑。三十三年(一九0八)秋,刘通考入官办的福建法政学堂,攻习法律专业。宣统二年(一九一O)年毕业后,任福建法官,但他接受同盟会任务,辞职专任福建同盟会鼓吹革命机关报《建言报》主编。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十月武昌起义后,刘通参加策动新军将领孙道仁反正工作。福州光复之役他参与军事指挥。台湾省军政府福建都督府成立,他被推为参事会议参事员,后任政务院秘书长、副院长和都督府秘书等职。「二次革命」失败后,刘通受到通缉,不久,他被迫远走上海。
  一九一六年,刘通追随方声涛,参加征闽靖国军、护法等活动。一九二二年十月十二日,北伐军攻克福州后,林森任省长,他任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后任政务厅长。「倒林拥萨」事件后,福州又落入北洋政府手中,他赴厦门开展反北洋政府的活动。次年又到广州任军政府秘书
  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刘通被孙中山指定为福建省代表。七月任大理院第一庭庭长。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北伐军占领福州后,刘通任福建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等法院院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下达「凡属共产党杀无赦」的命令,他有所抵制因而被人指控「袒共」,免去高等法院院长职务。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刘通出席「国难会议」力主抗战,翌年回福建任民政厅厅长,一九三四年又到南京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他曾赴淞沪前线劳军。在抗战中,参与发起组织「宪政会」,开展「宪政运动」,参加中苏友好协会。在与中共南方局的同志接触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前途有了新的认识。一九四四年,他参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的筹建工作。次年,「民联」正式成立,被推为中央监察委员。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刘通发表文章,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并和其它民主人士揭露蒋介石内战阴谋,并否决设立「戡乱委员会」议案。
  一九四九年一月,刘遖和丁超五共同负责福建「民联」工作,他积极联络上层人士,策动国民党军警起义,掩护中共地下党活动,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为迎接福州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通当选为民革中央执行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历任第一至四届省委会主委。他还被当选为福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福建省政府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一、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在福州病逝,年九十七岁。他生平对中医有深入研究,著有《药钥医谈延生录》、《漫有斋验方》。
  吴仲禧(一八九五——一九八三),字奋飞,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八月十七日。他从小读私塾,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响应武昌起义,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后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任粤军龚师曾旅参谋、广东肇庆西江讲武学堂教官、粤军团参谋长、旅参谋、副团长。十五年七月,参加北伐,在汀泗桥会战中,代理团长,指挥战斗,并参与攻占贺胜桥和武昌,以战功晋升第二十四师参谋长。翌年一月,仲禧任第二十六师副师长、代师长。四月,他在二次北伐的临颖战役中,率部包抄袭击敌炮兵阵地,配合主力部队击溃奉军,攻占临颖,创立殊功,所部获「铁军」称号。
  仲禧后任第二方面军总部副官长、第四军新兵训练处少将副主任、第八师二十四旅主任参谋、第六路军总部副官处长。二十年,与林亨元等组织社会科学读书会,并参加邓演达等组织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被指定为福建省负责人。他在福州与林亨元等创办「双虹小学」,任董事长,作为掩护进步活动据点。后任福建省水口内河护运处少将主任、省防补充旅团长。
  一九三三年十月,仲禧参与「闽变」,任福建人民政府军事参谋团高级参谋,并参与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民众处工作。次年初,「闽变」失败,他受通缉,流亡广州。后任粤军第一军总部参谋,苏浙边区绥靖公署参谋处作战科长。一九三七年,仲禧在嘉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战线联系特别党员身份长期隐蔽在部队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久,任第八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第二兵团总部少将高参、第二十九军团一八七军师参谋长、阳新渡河指挥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军务处长、韶关警备司令、第四战区中将军法执行监。他曾配合第四战区中共特别支部开展统战工作,且安排田汉等知名文化人士顺利撤往后方。一九四五年任第二方面军中将军法执行监,曾在广州主持审判在广东的日伪汉奸。
  一九四六年初,仲禧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并参加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筹委会(民革前身)。四月,前往上海向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潘汉年等汇报工作。九月,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他利用职务之便,来往于南京、上海、广州,搜集军事情报。一九四七年四月,奉派往海口查办海口接收贪污案。其间,他通过华中「剿总」关系,定期获得白崇禧总部的作战情报。一九四八年六月任南京政府国防部中将部员,七月前往「徐州剿总」司令部,收集淮海战役前线该部主力部队作战部署情报。次年初,又获得汤恩伯发给沿江守备十个军军长的作战命令等重要情报,前往香港向党组织汇报,并参加民革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仲禧历任广东省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广东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省第一、二、三、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广东省委常务副主委等职。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王兆培(一八九0——一九八九),祖籍漳浦县,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0)生于漳州。六岁入私塾,十二岁后,在漳州中西学堂、漳州府中学堂读书。三十二年底,到厦门鼓浪屿救世医院学医。三十三年(一九0七),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因当局查缉革命党人,兆培被迫潜往台湾。宣统二年(一九一0)八月,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台湾分会。三年(一九一一),兆培从台湾回漳州参加光复漳州活动。由于不满政界的争权夺利,年底离漳来榕,重操医业。
  一九一二年三月,兆培入日本东京慈惠会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被选为福建省留日学生同学会会长。一九一六年四月,获医学士学位后,在东京慈惠医院、东京帝大医院任医师两年。一九一八年,兆培回国在福州定居。翌年五月,开设兆培医院。一九二二年,福州流行霍乱,兆培立即采取防疫措施,以抑制时疫的蔓延。「五,四」运动后,福州学生遭到军阀李厚基的镇压,兆培挺身而出,以收留医治为名,掩护学生。一九二七年底,被任命为福州戒烟医院院长。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次年,兆培任防护团副团长,组织抢救受伤群众。一九四0年,兼任闽侯地方法院法医师。他坚持真理,为受害者伸冤。一九四一年,福州第一次沦陷。福州「维持会」会长林赤民邀其出任伪「卫生局长」,他断然拒绝。后他创办合组医院。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四年福州时疫流行,合组医院内特增设时疫医院,抢救了不少患霍乱、鼠疫及脑炎病人的生命。一九四四年,福州第二次沦陷,兆培转移到永泰,对抗日游击队员及负伤群众实行免费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兆培被邀为福州市人民代表,一九五0年一月任福州市合组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翌年任红十字会福州市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州分会理事等职。三月兆培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一九五二年一月,到大众医院任院长。一九五七年,任红十字会副会长。
  一九六二年一月,他被选为民革福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连续担任第三、四、五届福州市政协副主席。一九八0年在第七届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四月,兆培又被选为民革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后任民革中央顾问、监委等职。他积极做好「三胞」工作,前后为电台撰写对台广播稿十余篇,还赋诗遥寄台湾老同学:「自古闽台不分家,而今咫尺竟天涯,年虽九二巅如雪,引颈待看一统花。」抒发了他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情。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七日,兆培因病逝世,享年一百岁。
  林舜藩(一八八八——?),字其南,号振波,闽县(今闽侯)尚干乡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早年进福建船政后学堂第十九届驾驶班学习,光绪三十四年(一九0八)冬毕业。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为整顿舰队计,派舜藩任「策电」炮舰大副,负督操、出海巡洋之责。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六月,奉派去南京水师学堂专习鱼雷应用技术,时革命潮流风起云涌,校中传阅《自由钟》、《扬州十日记》和《嘉义三屠》,舜藩痛感亡国之悲与清兵残暴,决心参加革命。八月回舰工作,泊「策电」舰于吴淞口,暗中宣传革命,团结官兵。九月十一日(十一月一日)半夜,岸上革命党派人来与舜藩接洽举义。翌日晨,舜藩带领舰员起义,用白餐桌布升上旗杆,清海军举义第一舰「策电」起义成功,岸上陆军也升起义旗,使吴淞比上海提早起义。舰长离舰,舰务交舜藩负责。七时三十分他出席吴淞光复后首次会议,报告「策电」舰起义经过,众称大功。不久上海也光复。一九一二年初,舜藩任「海容」舰少尉候补员,后随舰长杜锡珪送陆军蓝天蔚北上,所带「海琛」、「南琛」舰等随行。南北和议成,舜藩调「江犀」舰当大副兼代舰长。
  一九一三年四月,舜藩授海军中尉,调新船「肇和」巡洋舰任鱼雷长,七月二十三日以功获二等奖章。不久任正驾驶,调「靖安」舰副舰长,代理「江亨」舰长。一九二0年五月,海军设吉黑江防司令部,舜藩任司令王崇文副官长。一九二三年五月王辞职,舜藩南归返闽,出任东山海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漳龙海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兼漳龙公路局局长。后赴湖南任全省印花税处处长。不久,回海军任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主任、海军输机中校,授三等文虎章。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四日桂永清代海军总司令后,他与闽籍海军人士告老还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舜藩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卒年不详。
(作者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理事)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福建林氏委员会官网)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