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斧荆1889年11月~1980年6月

时间:2011年03月21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林斧荆,字中侠,福建省闽侯县林浦村(今属福州仓山区)人。原名福平,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名。当时,由于各省多为军阀所割据,不能公开招考。为便于福建籍学生入学,该校第一期招生,指定漳州秘密设点。斧荆在水产学校读过书,闻此讯息,由同盟会宋渊源、方声涛介绍,未经家庭允许,即带简单衣物离家赴粤,经堂兄林禹平推荐,先在粤军任文书,然后考入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创立,系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之产物。第一期入学学生仅有五百名。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正式开学,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亲临主持,大本营参谋总长李烈钧、大本营军政部长程潜、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等人,均前来观礼。总教官何应钦任阅兵总指挥。孙中山发表开学典礼演讲,他说:“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见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并公布“亲爱精诚”四字为校训。第一期黄埔生,勤学苦练,半年完成政治军事课目。
  十月间,广州商团在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陈恭受等人倡导下私购武器经查获扣留,立刻勾结英帝国主义势力和国民党右派分子煽动大罢市,并在市区枪杀宣传革命之学生,出动武装部队封锁交通,把持广州兵政、市政、财政诸权利,掀起叛乱活动,扬言驱逐孙政府,并另组商人政府。黄埔师生英勇战斗,很快予以平定。这是黄埔军校学生的第一次胜仗,使广州市民惊讶不已。
  孙中山为谋求统一中国,于十一月中旬离粤赴沪,转道天津入京,和张作霖、段其瑞为首的北方军阀,会谈“南北议和”有关事宜。盘踞东江的陈炯明,探知中山先生北上,遂自称“救粤军总司令”,企图再度窜犯广州,故决定出兵讨伐。林斧荆与全体黄埔军校学生一样,于翌年二月三日以“校军”名义开始了第一次东征。先后占领东莞、淡水、平山、潮州、汕头。继“棉湖之役”,又连续攻克河婆、五华,而于二十一日进入兴宁县城。第一次东征的一连串战事,到此告一段落。蒋介石感慨地说:“士兵之阵亡因伤残废者,共计六百余人,以第一期随余出征之五百子弟,与教导团三千同志之军,死伤几达三分之一。……呜呼!吾校同志,前仆后继,每于肉搏登城,碧血淋漓之时,毫无悸怖状,浩然捐生,乐如还乡,总理主义之所感也!”(见蒋介石秘录: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录序)
  但第一次东征未能全歼陈炯明叛军,因内部不稳,不敢放胆追击,仅将陈部逐至粤赣边区,接受其归降。当东征军进入潮汕时,在左翼和中路的滇、桂军按兵不动,使在右翼的粤军和校军孤军深入,其居心恶毒。在攻克兴宁陈炯明总部时,发现滇桂军杨希闵、刘震环与陈炯明私通之电报,证实杨、刘通敌。他们阴谋永久占据广东丰饶之地,鱼肉民众,故粤军、校军回师广州靖难,于五月与滇军、桂军在瘦狗岭瑟琶洞,经短促而激烈之战斗,才将滇、桂军缴械消灭。
  不幸,孙中山先生因肝癌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月在北京逝世。获得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的黄埔军官学校教导团,正式编组为“党军”。七月一日,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过去隶属于革命阵营的军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编为五个军。
  可是在“第一次东征”中被击败的陈炯明所属残部,趁国民政府忙于处理“沙基惨案”暨廖仲恺被暗杀事件发生之际,于九月一日再度叛乱。国民政府乃决定第二次东征,并决心出动大军彻底肃清盘踞东江的叛军。“第二次东征”军以第一军和第四军为主力组成三个纵队,由何应钦、李济琛、程潜分别担任第一、第二、第三各纵队长。此时,共产党员周恩来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的作战计划,是采用中央突破,三面围攻的策略,一鼓作气,直捣陈炯明的老巢——惠州。惠州城的南、西、北三面环水,背后枕山,为易守难攻之地,自古以来号称“东江要塞”、“坚不可摧”,有三千叛军固守。十月十三日上午,东征军野炮首先点燃炮火,展开激烈战斗。在猛烈的炮轰之下,惠州城北门一带楼垛已有崩落。下午二时,第一纵队所属步兵第四团通过北门桥,进逼城脚,力图突破北门。但在敌方弹雨之下,虽然经过五次冲锋,未能攻入城内,伤亡奇重。下午四时,仍未达到登城目的。此时,第四团团长刘尧宸便亲挟竹梯率领敢死队肉搏前进,中弹阵亡。十四日下午二时,各部队开始总攻击,将山炮调移北门附近,第一炮发出,就摧毁了敌方机枪阵地。城内残军很快垮了下去。及至傍晚,东征军完全控制了惠州。自九月六日出师,经一个月战斗,击溃叛军主力,缴枪六千余支,大炮七门,机关枪三十余挺,俘虏六千余人。师行六百里。七日在汕头市,有数万民众举行“欢迎东征军大会”,参加庆祝游行的人群,充塞通衢(见蒋介石秘录第200页)。两次东征,林斧荆都参加。攻克素称天险的惠州,也有他的功劳(这就是顾祝同在追悼他逝世的挽联中所说的“少投黄埔,役与惠州”)。
  —九二六年三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宣布,黄埔军校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军事政治学校”,林斧荆留校为教官。这一期的毕业生,亦即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毕业生。
  一九三一年,当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后改称空军军官学校),在杭州笕桥开办时,他被委为该校区队长。因航校学生入学,必须接受陆军训练一年。.
  由于东征告捷,开始了北伐战争。何应钦所指挥的东路北伐军,沿海岸快速进击,扫荡孙传芳系的福建督军周荫人所部,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进驻福州(见蒋介石秘录第225页)。林斧荆为何应钦私人副官,随东路北伐军入闽。后派谭曙卿部,负责收编闽北卢兴邦土匪军,改为新编国民革命军第廿四师,担任师党代表。他的新婚夫人梅,广东梅县人,系黄埔军校女生,共产党员,勇敢善战(在福州结婚时,何应钦作证婚人)。可惜,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十八日清党时惨遭杀害。他自此消极起来,未随北伐军前进。降职为炮兵营长,负责守卫福州洪山桥弹药库。接着,陈仪主闽,黄埔一期同学萧乾为福建省保安处处长,考虑到闽南多匪,要他去担任保安处闽南分处处长。
  林斧荆性格鲠介,曾追随何应钦、陈诚。抗日战争爆发时,先后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主要职责是替顾祝同处理私人函电,或陪同顾祝同视察福州前线。并兼任兵部总监部副总监,还主持政工班,训练政工人员深入江浙沦陷区做谍报工作、班内聘请日人(反战人土)为教官,教授骑术和操作收发无线电等业务。在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的支持下,他大胆地邀请进步人士宦乡、孙晓村等人,到训练班讲解国际形势、战战经济建设等课程。抗战后期,考入重庆陆军大学(校长陈仪)深造一年,而后派赴缅甸远征军卫立煌部为高级参谋。
  抗战胜利后,充任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驻沪办事处处长。上海战役结束前,解除其职务,挂个国防部少将部员的空衔。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前到台湾,据闻立即被蒋介石扣押,怀疑他有共党身份。后经黄杰、邓文仪、袁守谦、贺衷寒四人联合向蒋担保无此事,蒋批:“继续考察”,并令其提早退役。而且不准居住台北,经黄杰介绍他为台中某省立中学当语文教员,在这里度过了余生。至一九八O年六月,在台湾荣军总院病逝,享年八十岁。其追悼会由黄埔一期同学、台湾前‘国防部’部长黄杰主持,并代表“治丧委员会”致悼辞。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十八日清党时惨遭杀害。他自此消极起来,未随北伐军前进。降职为炮兵营长,负责守卫福州洪山桥弹药库。接着,陈仪主闽,黄埔—期同学萧乾为福建省保安处处长,考虑到闽南多匪,要他去担任保安处闽南分处处长。
  林斧荆性格鲠介,曾追随何应钦、陈诚。抗日战争爆发时,先后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主要职责是替顾祝同处理私人函电,或陪同顾祝同视察福州前线。并兼任兵部总监部副总监,还主持政工班,训练政工人员深入江浙沦陷区做谍报工作。班内聘请日人(反战人士)为教官,教授骑术和操作收发无线电等业务。在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的支持下,他大胆地邀请进步人士宦乡、孙晓村等人,到训练班讲解国际形势、战时经济建设等课程。抗战后期,考入重庆陆军大学(校长陈仪)深造一年,而后派赴缅甸远征军卫立煌部为高级参谋。
  抗战胜利后,充任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驻沪办事处处长。上海战役结束前,解除其职务,挂个国防部少将部员的空衔。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前到台湾,据闻立即被蒋介石扣押,怀疑他有共党身份。后经黄杰、邓文仪、袁守谦、贺衷寒四人联合向蒋担保无此事,蒋批:“继续考察”,并令其提早退役。而且不准居住台北,经黄杰介绍他为台中某省立中学当语文教员,在这里度过了余生。至一九八0年六月,在台湾荣军总院病逝,享年八十岁。其追悼会由黄埔一期同学、台湾前‘国防部’部长黄杰主持,并代表“治丧委员会”致悼辞。

◇林萱治
  《林氏研究》第八期(1999.12.25)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福建林氏委员会官网)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