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林啟興新學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林啟,字迪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一位深受后人懷念的太守,而且是我國最早倡辦實學、功績卓著的改革家。
    林啟自小胸懷大志,膽識非凡,青少年時勤奮篤學,故仕途風順。同治三年(1864)中舉,光緒二年登進土第,授翰林院編修,在京城任職二十余年。然因生性耿直,為權貴不容,被調出京,初任陝西學政,繼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南城監察御史等職,因獲悉慈禧太后把建海軍的錢款用于修建頤和園,便上書奏諫:“請太后罷頤和園之役,以疏民困”觸怒了慈禧,被革去御史之職。光緒二十年外放到浙江衢州任知府。
    在衢州,他大力提倡養蠶植棉,以身作則在府署前院栽桑,后院種棉,又讓夫人帶領家人養蠶。在他的提倡下,衢州養蠶種棉遂成風氣,百姓咸歡。
    光緒二十二年(1896)二月,林啟調任杭州府知府。他勵志圖新、勤政愛民。當時腐敗的清政府剛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西方列强趁機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他認為要興國力,雪國耻,必須首先興辦實學,啟發民智。他將章太炎、邵伯炯等七人廷至署,談論競日。聽取社會名流、愛國志土的建議后,他于光緒二十三年春,在普慈寺創辦起全國各省城最早的新式學堂——求是書院(今浙江大學前身),并親自兼任總辦(校長)。書院倡導篤實求是之風,以“培養人才”和“講求實學”為宗旨,成為傳播新知識、新思想的場所。求是書院的創辦,比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遺早一年,首開浙江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林啟知杭州時,素有絲綢之府美稱的杭城,却是日本絲充斥市場,這使憂國憂民的林公大為震驚。于是,他微服下鄉調查,終于探明要發展蠶桑業,關鍵在于提高養蠶科學技術和改良蠶種。旋即在請籌款辦蠶學館稟》中,向皇上力陳。終于在光緒二十四年夏,創辦起我國最早的蠶桑學校——蠶學館,這也是我國最早的紡織學校,即今浙江絲綢工學院的前身。創辦之初,林啟用重金聘來日本養蠶專家任總教席,并多次選派學生去日本學習養蠶和制絲技術。經師生們的不懈努力,蠶學館不僅挽救了浙江的蠶絲業,而且還為全國蠶絲業的重新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林啟針對圓通寺僧的不守清規,斥而逐之,改寺為校舍,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歲首,創辦了一所“養正書塾”,即今杭州高級中學的前身。
    杭城三所學校的創辦,傾注着林太守的心血。在求是書院創辦的翌年,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六君子被害,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維新派人人自危,學生紛紛退學。但林啟堅信說:“留校者雖少,應是佼佼者。一粒良種,必會開出鮮花,結出碩果。”他堅持辦學,毫不動摇。后來,政局惡化,地方的舊勢力上告“林啟所辦的三所學堂,伏有新黨,應予查封。”林太守慷慨激昂地作了申辦,并以性命作擔保,駁回誣告,有力地保護了此三株革新教育的新苗。
    光緒二十六年,為國而憂,為民而勞的林太守不幸卒于任所,年六十二歲。噩耗傳出,舉城慟哭,沉浸在悲痛之中。林啟家人擬運柩返閩安葬,杭州人民堅决請留,終于,葬在西湖孤山林和靖墓束側,并于墓前建平屋三楹,取名“林社”以杞之。社中壁嵌碑刻曰:“杭人悲太守,作社寄湖上”,飽含着杭州人民對林太守的愛戴和感恩。
    林啟他以巨大的胸懷,非凡的膽識,開辦新學堂,開發民智,惠澤后人,為中華的振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杭州人把林啟和唐代的白居易、宋朝的蘇東坡,并稱為杰出的杭州三太守。  
(作者:林華東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太守 守林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