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仁义—中华文化人本之根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在《比干文研》第九辑中,本人写了《比干的旗帜一一“善行仁义”》一文。言犹未尽,因而再说说“善行仁义”之本质。
    比干的惊人言语是:  “善行仁义所以自恃!”,这是比干回答暴君纣王的铿锵之语,其意思是说:  “认真地施行仁义,是我处事所依靠的准则。”因而,惹得纣王大怒,  “杀比干、剖腹验心。”这是历史上极惨烈而悲壮的一幕。
    纣王怎样杀比干?为什么杀比干呢?
    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怎样杀,是场面、是形式、是手段。作为帝王,用极其残酷的手段,  “剖腹验心”.杀自己的亲叔父。是毫无人性的。它引起了世人的强烈愤怒,而后群起而攻之。至今人们仍在声讨这种不仁不义的暴行。仍在怀念这位为仁义献身的先哲。这是民心所向。
    历史常常是以具体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来体现某一重大事件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发出了闪光的亮点,在历史的天空中如同闪电一般,从而永载史册。  《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样写着:  “商纣不听任何规劝。他的叔叔比干,为人正直,几次向他提意见,商纣残暴地将比干挖心处死。”
    历代的人们赞颂比干的忠谏直言、杀身成仁,对比干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形成一种优秀的传统。因而三千多年来比干之心因正义而闪亮。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纣王为什么要杀比干,这是原因,是内在矛盾,是冲突的关键。这才是问题的实质,也是本文着重要探索和阐述的。
    孔子说:  “殷有三仁”  “公居第一”。三仁其中一位叫箕子的,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商纣开始之时,纣王的表现还可以,吃穿也没有多大的讲究。在比干辅助下,平息外患,发展生产。做了贡献,他以为胜利了,以为自己就是“天”,可以为所欲为了。有一天,他要工匠用象牙给他制作筷子。这事儿要是一般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奇怪,一国之君用象牙筷子,那是国家富裕的体现么。可是箕子深谋远虑,他担心纣王会有变化。有了象牙筷,那该配什么碗呢?陶瓷的不行,就换成玉石、犀牛角制成的精美器具。吃的呢?再也不是瓜豆粗粮,一定要山珍海味。穿的呢?粗布衣是不行的,要绫罗绸缎。生的呢?茅屋已不成体统,要堂皇的宫廷。箕子真的是有先见之明,只过了五年的功夫,从一双筷子起变化,再加上一些小人吹吹拍拍,投其所訐。纣王演变到了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的地步。他大建宫殿,王宫中到处挂着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象树林一样,盛放美酒的池竟大得可以划船。还有一群裸男裸女在互相追逐奔走……。箕子眼见纣王变坏了,国无宁日,民众怨声载道。他去劝说纣王,被关禁,后来送去服苦役,被迫装疯,纣王的庶兄微子看到纣王滥施刑戮。骄奢淫逸,暴戾拒谏,劝也不听,只得逃亡他乡。
    纣王为什么这样做呢?他认为自己就是“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苍生。尽皆是王者的奴隶。  “顺王者昌。逆王者亡”。他不把百姓当人看待,而是当为会说话的工具,如同牲畜一般,可以随意杀戮、烧烤、陪葬。他统治下的人,是没有一点人的尊严的。
    比干看不下去了。他认为“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他明知进谏必死,却一连三天进宫犯颜直谏。他是为百姓而直言进谏的,他借着“认真施行仁义”作依靠,同纣王争抗。矛盾的冲突在于:  “善行仁义”,还是“残暴戮民”。其核心是:怎样对待人民。
    怎样对待人民,是考察“君主”、“圣人”以至一般人思想的试金石,也是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以“怎样对待人民”为主线来考虑,是可以发现其前进的轨迹的。同样,人在思想的发展。如果以“怎样对待人”主线来考虑,也是可以发现其前进轨迹的。如同人的成长一样,人类社会的成长也有其幼稚的童年。童年往往天真、愚昧、任性、不成熟,那时崇拜天、崇信神仙、迷信鬼蜮等等,因而祭祀风行。人群与人群之间的杀戮。基本是弱肉强食,原始社会就在这中间折腾了好长的时间。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奴隶主的统治日益加强。然而,物极必反,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压迫是毫无人性的,有压迫就有反抗,奴隶的反抗是必然的.这是一种规律。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社会才会发展。  “奴隶是人或不是人”是奴隶社会中有重大争辩的思想问题。对已取得统治地位的奴隶主.为维护其所得的利益,当然站在其立场上继续压迫奴隶,不把奴隶当人看。而统治阶级中的明智者、清者,尊重规律,站在奴隶一边,为受压迫者鼓呼。要求统治者尊重民意、尊重人格,不管怎样说,是对人民有利的。是爱国利民的表现。这样,对“人”的重视。引发了人本文化的兴起。殷商时期,是奴隶制社会从顶峰走向下坡的时期。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曰益尖锐。  “神治”  (天治)与“人治”  (仁治).发生了冲突。提倡“善行仁义”,就是提倡尊重人,如孔子解释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有了民主的萌芽,人性的萌芽。追溯关于“仁义”的提出,可以了解到。人本民主不是现代文明才有的,它的根源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只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曲折、十分艰难罢了。
    历代的帝王、将相、圣人、才子称赞比干是忠臣,是站在当时历史立场上说的,是完全正确的,并且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然而,由于对文史的探索。由于十多年来对比干文化的思考,我总觉得,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讲,比干不仅是“忠臣”两字所能慨括的。应该把比干放在殷商末期,历史将产生重大变革的特定时期的环境中来思考。从而获得更本质的东西。
    历史的总体是前进的,当然也会出现曲折。
    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往往有两条道路,即前进或者后退(后退是没出路的,但也出现过。称作复辟)。然而,说到底,矛盾的冲突,往往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既可能妥协统一,也可能一方战胜另一方。殷末可以看作中华文明的童年时代,纣王的暴政。就是这种任性文明的体现,是不理智、不成熟的。比干的“善行仁义”是理智的。代表着当时先进的思想。  “暴政”与“善行仁义”产生了冲突,从表像看,比干被剖心而死,好象是失败了。然而,比干逝后二年。纣王被周武王推翻了,殷纣灭亡了。这充分说明周武王把“重民”写进自己的政治纲领之中,并封葬比干墓,赐比干后裔姓林,比干的仁义得到肯定。而后,孔子剑刻比干墓,赞比干为“三仁第一”。  “仁义”由孔子传承并加以发展,是有其先进性的。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有一个比较民主的人文环境的,各家论述的重点不再是“神”,而是“人”。由此看来,从比干至孔子至百家争鸣,其核心思想“仁”,即民主的人本,是在发展着的,  “平等待人”的精神得到发挥。因此说,比干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仁义”思想的根,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人本的根。
    可叹的是。历史也会转弯。汉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把闪亮的百家争鸣局势压抑。把人本民主压抑,出现了官本位的特权制,封建的宗法制。漫长的封建社会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朝相传,很少改变。孔夫子的地位越抬越高,其目的还是多为统治者服务。被那些为官不廉,为富不仁者,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所利用。因而.让人对孔家的仁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应该肯定,孔子学说中的有关为人处世。平等待人,教育思想等是闪烁着平民思想的光辉的。这些精华部分应该继承,我在《三仁胜苑联文》中撰写的“敬老尊贤承祖训,谈仁说义睦乡邻”就是称赞平等待人之意。
    文化研究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研究.鲜活的人物创造了历史。因而,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要有一个人民性的标准。民本主义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孔子提出的实行“仁政”,就是要“仁者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里“民为国本”,民是最重要的。唐太宗提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这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中国历代开国名君和名臣,都很强调这一思想,可惜坚持不长。
    比干精神宝贵之所在,是在中华文明古国努力摆脱愚昧童年时代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怀.这是富有人性的中华民族的民本思想(即人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历史过去了三千多年,比干的光辉仍映现在人民眼前。这是一种历史传承的真实,是人心的写照。
    中华民族该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忠君”、在“君”代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历史前提下是应该提倡的。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值得继承和借鉴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新的价值观.将经受实践的检验。这些新的价值观,经历史的陶冶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因而更丰富和鲜活了。
    对人民的认识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如今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时代到来了,我们仍然怀念着为争取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历代先驱们。我们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作者:陈思超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