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在毕节做官的外籍林姓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毕节曾隶属于四川、云南、湖南、贵州。周为卢国南境,战国属舸爿羊国西北境,秦属巴蜀郡东南部,汉置平夷县,唐置羁糜州,宋置羁糜禄州,亦称“罗氏鬼国”,元置比跻驿,朝廷敕驿令达,“比跻”系彝语,取汉文“毕节”。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明建毕节卫,辖前、后、左、中、右五所及七星关守御千户所。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四日(公元1687年7月22日),清裁毕节卫改建毕节县。1993年12月10日撤县设市。现为毕节地区行政专署、毕节市人民政府驻地,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面积3414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毕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市,境內居住着汉、彝、苗、仡佬、土家、满、蒙古、朝鲜等23个民族。汉族由中原地区迁入毕节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此后逐渐增多,而迁入人口最多的是明清两朝。
    △林氏进驻毕节,始于明洪武初年。洪武十四年,林秀(原籍湖南长沙府善化县,随明颖川侯傅友德部征进云南,洪武十五年正月林秀拔守乌撒,三月拔守鸟撒卫后所。洪武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林秀钦升明威将军毕节卫世袭指挥佥事而镇守此地。毕节林氏尊林秀为入黔始祖,至今共传27世,历610多年,裔孙聚族而居,播及云、贵、川三省。

    随着明、清两朝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政策的不断深入,汉族官员充任流官者便逐渐增多,外籍林氏亦受委来毕节就职。考毕节地方史志,将明清两朝在毕节做官的林氏史实录列于下:明道员林茂竹 字修甫,莆田人。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十二年屡官贵州副使,整饬毕节兵备。为政存人体。时置芒部乱,井邑凋残,茂竹加意抚字, 由计弥防,民得安堵。及其去也,疮痰顿起,人思之不衰。(见《毕节县志稿。职官》、《威宁县志.宦迹志》)

     明通判林宗 永嘉人 。举人。 (见《毕节县志稿。职官》)

     清守备林必达 字秋,福建侯官人。康熙二年以武举官[毕节]卫守备。正经界,均赋役。以才干著,且好学能文,尝建义学?为士所重。(见《毕节县志稿.职官》)《毕节县志稿.艺文》载其诗《七星关》一首:西南形胜古荆梁,天险都从此地藏:关似玉门多部落,桥如栈道渡羊肠.把星谁洒残碑泪?筑垒徒邀夜月凉。不尽波涛頻作号,只今金锁把南荒。”诗中抒发了作者勇于正视现实,迎难而上.坚定自信的豪情壮志。

    清知县林雨  岳阳人。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元年任且芍县知县。(见《毕节县志》)林雨与毕节袜氏交往至密.当时毕节林氏正倡修毕节《林氏族谱》,林雨应族人邀请而为该谱作序一篇,勉励族人奋发向上:  序中自称系“岳阳武公裔孙”,且将武公之子钜忠列入该谱。据该谱记载:“武公之子钜忠.明天启恩賜守永宁卫(今四川叙永县﹚协镇,未归福建.”民国六年。毕节林氏重建入黔十二世祖林生松墓碑,林雨登临毕节林氏祖山,并作《生松祖墓序》以叙木本水源之思,此墓序至今仍清晰可见。相传林雨在任时还赠送毕节林氏一套精美的瓷器,年长者至令仍乐道不衰。外籍林氏与毕节林氏的交往之密.由此可见一斑。


    礼部尚书林尧俞(1558—1626)字咨伯,福建黄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筒(見(妈祖文献资料》)明末,毕节卫经天启、崇祯之乱而史籍散佚,毕节方志没有记载林尧俞的经历而只存其诗一首.且诗名为“闻黔中平志喜”,表明此寺系袜尧俞在天启年间喜闻贵阳平定安邦彦、奢崇明的叛明事件而作,并可推知林尧俞即使没有在贵州或毕节做过官,但他身为礼部侍郎,肯定与贵州或毕节官员  (含外籍林氏和毕节林氏)有一定的联系和交往。


    明清两朝,福建籍经商业户亦入毕节,他们各按原籍组成同乡会、行会等团体,以联系乡谊,资助同乡,慈善救济为宗旨,然后扩大经济实力,修建活动场所,形成会馆。清雍正年间,福建籍客商在今毕节南关桥修建天后宫,设计精巧,建筑壮观,內祀护海女神妈祖。该会馆中不少林氏会员重大节日也与毕节林氏进行宗谊联系活动。令人遗憾的是,该会馆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保存下来。
    清朝中后期,湖南衡州府衡山县两头塘有一支林氏也来毕节做官,后经商。昭穆为“学、贡、自、来、商,铭、丛、积、善、杨,继、承、业、念、本,用、克、焕、前、光.”“商”字班入毕节平寇,现传至“继”字班,约150年左右。该林氏未回原籍,裔孙俊秀,与毕节林氏合睦相处,其先祖去世后可归葬于毕节林氏祖陵,宗谊融融。若有知情者,请向笔者提供湖南衡山县两头塘林氏的联系地址及姓名。
    林氏渊源,如川之流,千支万派无不朝宗,如木之长,一枝一叶悉由根生。诚望海內外林氏多查证历史资料,多传递信息,广播宗情宗谊,以利宗史文化之研究.
   

    林  纾(1852一1924)  中国文学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单人,任教于京师大学堂。早年参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活动。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其中不少是外国名作,译笔流畅,颇有影响。晚年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甚力,是守旧派代表之一。能诗画,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


    林步青(1862—1918)  苏滩兼昆剧演员,江苏丹阳人。原为珠宝店学徒,爱唱昆曲。受票友影响,学唱苏滩。下海后创立上海第一个专业苏滩班社林家班.常自编反映现实生活的时事节目,揭露时弊。致力于改良苏滩。唱长达数十句流水板能一气呵成。表演生动幽默,时称“林派”。对上海独脚戏形成有影响。清末,与人合作演昆剧,工丑脚,在戏中穿插苏滩唱段。晚年,创上海苏滩行业组织集成社。传人有陈少赓、王美玉等。灌有唱片《上海大潮水》、《上海闹公堂》等。


    林英锺(1876一1914)  字劲爽,号琴舫。民主革命先驱。河南商城县南溪乡(现属安徽金寨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七月十五日。父荫蕃,笃行好善。母吴氏,慈惠贤明,生五子,英锺居长,聪慧,好读书。青年时,倾心欧美平政体,接受民主革命思潮,恨清政府之腐败,觉非大改革不足以图存。因与留学海外诸志士暗相接合。凡清廷禁书得以间达资青年新理想者,无不搜集传播。曾创办明强学校培植后进。辛亥革命前夜,他率先剪掉辫子,以示反抗清王朝之决心.武昌起义全国响应。英锺曰,时至矣!中夜起舞豪吟达旦。

    民国二年春,英锺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时袁世凯当权,有称帝野心,倒行逆施。英锺秉性刚直,不愿为虎作伥。他大义懔烈,对李烈钧之免官、越南华侨之被虐、代理财政总长违背法令等皆一一援照约法提出质问。袁氏遣人谓英锺曰:“君亦河南人何必与当政者作对?”英锺斥之,说客大惭而退。自是袁氏益忌之,视若大敌。民国三年三月十四日,英锺与参议院议员段世垣、徐镜心同日被捕,严刑拷打,三讯均不屈。执法处长陆建章授受以莫须有罪名加害,四月十五日英锺与镜心遇害于北京,年仅三十九岁。英锺之妻陈氏,生一子二女,其时俱在髫龄。
    袁氏称帝失败后,执政当局为英锺等公开平反昭雪。国会议长汤化龙召见英锺胞弟晋琦,安抚之余,发给烈士家属抚恤金五仟(银元)。
    民国六年九月十日,大总统冯国璋为林英锺题褒“见义必为”。当政者七人亲题挽联悼念。
    交通总长许世英题曰:
    为国捐躯  耿耿忠魂留碧血;
    问天不语  萧萧古木冷孤坟。
    司法总长张耀曾题曰:
    杀身成仁  虽死何憾;

    威武不屈  其烈可知!
    财政总长陈锦涛题曰:
    钩党竟沉冤  当年贯索占星太息清流同日尽;
    鸰原馀隐痛  此际覆盆昭雪好搜逸事采风陈。
    农商总长谷锺秀题曰:
    一死为共和虎穴空探  碧血忠魂吊冤狱;
    三年成永诀燕台望断  白头老泪洒高堂。
    安徽都督柏文蔚题曰:
    遗直仰中州  看碧血淙淙长为乾坤留浩气;
    淫刑撄北寺  亿正言侃侃永敬社会作先型。
    陕西省长李根源题曰:
    烈士果成仁  三年已作苌弘碧;
    独夫自作孽  有世难消洪宪宽。
    众议院议員陈景南题曰:
    日月重光  英灵何憾?
    国民代表  义嘖长存。
    林英锺反袁的英雄事迹和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碌民主革命先烈谭嗣同、宋教仁等一样.教育并激励着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奋斗!
    (丹诚据天津林玲寄来资料编撰)


    林长民(1876.7━━ 1925.12)  字宗孟,学者,玫有官员,毕生致力于在中国实现立宪和议会制。原籍福建,1876年7月16日出生子杭州。其父林小泉是个翰林。长民幼时入塾,1897年中秀才后进杭州文学堂学习,1902年去日本进早稻田大学,1909年以优等生毕业。回国后被荐任福建谘议局任书记长。嗣后,到北京与立宪派徐佛苏在《国民公报》上鼓吹宪政。
    武昌起义时,他在上海《申报》馆工作.是年冬各省代表在上海开会推举总司令人选,林提名黎元洪,陈其美提名黄兴,双方激烈争论。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各省选代表参加临时参议会,长民是福建代表。1912年春,临时参议会迁北京,长民当选为秘书长。1916年6月,袁世凯死,长民与友人力求恢复临时约法和第一届国会。
    1916年8月,长民以进步党成员的身份参与起草《天坛宪草》。1917年国会解散后,长民成为副总统冯国璋的秘书长。两个月后,段祺瑞驱逐张勋,请梁启超、林长民、汤化龙入阁,长民任司法总长。徐世昌任总统时,长民任政务次长。
    国联成立后,蔡元培与林长民、王宠惠等人组织中国国联协会,长民任会长。
    1920年夏,长民到英国访问,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经济理论,紧接着,遍游欧洲各国,对布尔什維主义的广泛传播印象极深。1921年10月回国,与梁启超、蔡元培等主张实行宪法。1922年夏,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23一1924年间,西原借款案在国內引起公愤。长民写了《敬告日本人书》进行评击,引起日本国内的重视。

    1924年,段祺瑞重新执政,长民任善后会议成员。1925年8月,全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开会,推举林长民为主席。不久,北京政局动乱,长民意识到自己有危险,于11月30日夜离开北京,在郭松龄副官的接应下,准备渡辽河去营口。郭松龄部被日军援助的黑龙江骑兵击败,郭被捕处死,长民在苏家屯中弹身亡,年50岁。
    长民禀性浪漫,擅长书法,具有做古诗才能,有时也写白话诗。其妻叶氏早年去世。长民死后遗有妾二人,四予、二女。长女林徽音嫁与粱思成(粱启超的儿子)为妻。


    林献堂(1881.12—1956.12)  字灌园。台湾著名实业家、银行家、慈善家。祖籍福建漳州,1881年12月22日出生于台湾彰化一个富绅家庭。父林万安是前清单人。献堂少时由塾师授以中文典籍。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他逃往福建泉州。1896年返台湾。1900年其父去世,他继承家业,并任雾峰村村长.
    1907年,献堂因商务去日本见到粱启超。梁建议:为台湾人民争取政治权利宜采用合法手段。1914年,献堂出资创办台中中学,并参加台湾同化学会,旨在争取中国人的统一和平等权利。1921年,献堂创立一个拥有有限权力的议会.他的言论为台湾人民所拥护。1923年,日方镇压了这些运动,并逮捕支持献堂的几位为首人士。
    献堂在从事商业活动时还从事文化活动。他组织“台湾文化学会”任会长。1926年加入新成立的“大通信托会社”,该组织是为保护台湾人民的商务权利而建立的。
    1927年,献堂去欧美游历,写了《环球游记》。返台后《台湾新民报》馆社长。
    1932年,日本拟限制台湾大米运销日本。献堂代表台湾农民的利益提出抗议。
    1945年秋,日本战败投降,台湾正式归还中国。献堂于1O月25日任庆祝收复台湾大会主席。1946年任台湾临时省议会议员。献堂被陈仪免职。1947年4月,台湾省政府成立,当地人民包括献在内,对国民政府持保留态度。国民政府逃亡台湾后,献堂转往日本直到1956年9月8日去世,年76岁。遗有妻子杨水心,三子、一女。
    献堂爱好旧体诗,创办几个诗社,诗作颇多,诗名也盛,出版了三本诗集。他还担任过1948年建立的台湾档案馆主任。

    林鹤年  字谦章,号氅云、铁林,近代爱国诗人。
    林家系安溪胪田望族,世代书香,高祖林哲侯是博学鸿儒。林鹤年少年聪颖,博涉群书,精擅诗词,富有英气,喜谈兵事,学兼文武。
    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林鹤午参加福建乡试。考官们读到林鹤年时务策论的答卷,称赞他‘博洽淹贯,通达时务,可见诸施行”:遂擢他为单人,策论刊入“墨选”.授官郎中、工部虞衡司,旋又擢升署理广东现察:林鹤年不愿久居郎署之职,光绪十八年辞官渡台.居住淡水经营茶叶.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在安溪时就设立义仓,以备凶岁:冬天严寒.缝制棉衣送给穷人。还创办.珠联义塾”,延师教育族人。渡台后他对公益善举事业更是乐输不遗余力。  因赈济山东灾区和筹办全台铁路有功。受清朝赏赐花翎,加四品衔,准备任合为知府。
   林鹤年爱好诗词。间暇即与台湾士绅结社联吟.唱酬不辍。光绪十八年某天,台湾右政使唐景崧邀集台北名士聚会,“刻烛敲诗“。林鹤年应邀参加,还特地用船运载了二十盆开放的山东曹州名种牡丹。大增诗人雅兴。唐景崧特为诗会取名“牡丹吟社”。此次聚会传为美谈,并促使台湾北部诗风大盛。
    甲午由日战争爆发前夕,林鹤年撰写了累千上万言的策论,详陈台湾战守形势,上呈清朝封疆大吏,冀对台湾有所匡救。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惨敗.次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给日本:林鹤年义愤填膺,毁家纾难,襄赞军务,并参加台胞自发组织的义军.积极投入抗日保台战斗。清朝妥协不支援.抗日保台战斗失败。林鹤年不愿当亡国奴,愤然放弃在台产业,奉母举家內迁厦门鼓浪屿,筑“怡园”隐居。  园內拥有当年郑成功将士开凿的国姓井“鹿泉”。 “怡园”寓寄“心不忘台”;“鹿泉”寓寄“饮水不忘挖井人郑国姓”。
    林鹤年在“怡园”日夕会友吟诗,纵酒长歌,抒发他对台湾沦亡的悲愤心情。他著有《福雅堂诗钞》,多感事忧时之作,气势磅礴,直追杜少陵、陆放翁忧国爱民之风格。
    鼓浪屿被辟为“公共租界”,林鹤年据理力争,并建立“华人董事会”创办轮船、矿务、报馆、平粜等事业,保卫祖国人民的权益。

    林伟民(1887—1927)    广东香山三灶岛(今属珠海)人。1921年和苏兆征等组织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1922年参加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4年去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运输工人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总会广州总办事处主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后在广州病逝。


    林砺儒(1889—1977)    中国教育家。广东信宜人。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毕业。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北京第一师范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东省立勷大学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曾与人合办《教育新时代》(半月刊),任副社长兼主编。建国后历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致力于中小学学制的改革,是中小学六六制的倡导者;认为教育家要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有《林砺儒教育文选》。


    林渊泉(1889一1963)  派名新淦,字北秋,湖北黄冈总路咀人。少时就读私塾和但店小学,后毕业于湖北法政专科学校,回乡充塾师多年。1923年,经友人介绍,任黄陂县及江西进贤县司法承审员,在大革命时期任湖北荆门县和鄂城县司法委员。此后因得张难先、石蘅青、严立三等人的提携,历任湖北省公产经理处主任、湖北省水利局秘书、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科长、萧山县县长、南京市土地登记处主任、湖北省阳新县县长、湖北省民政厅科长、湖北省银行专员、湖北省恩施县县长、省政府参议、黄冈县参议会副议长等职。
    林是革命的同情者,他同陈潭秋、陈荫林(陈潭秋胞弟)等共产党领导人时有往来。1927年7月,湖北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陈荫林,准备随贺龙部队开赴南昌,路过鄂城时,曾在林的司法公署留住数日,得到他的掩护。他任浙江萧山县长时,邀请同乡共产党人高一宇担任警备队长,章致全担任秘书,袁孝松、萧咏元等均在县府供职。抗战爆发后,林任阳新县长,他委高一宇和袁孝松为区长。当时,在大幕山区有新四军80多人的游击队活动,县自卫大队欲以优势武力围剿,林坚决不许,并派高一宇赴武汉向董必武转陈此事,后由平江纵队派员来县商谈,并率同该游击队开赴湖南,林送给他们300银元川资。
    从1946年起,他先后在汉口市一申、私立武昌大江中学、精益中学任教.在此期间,经聂国青等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该组织武昌区分部主任。武汉解放前夕,林担任由张难先、李书成等组织的“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总务组长,冒着生命危险印制维持治安人员的佩章和救济委员会的安民布告,对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心、保护各大工厂财产,起了很好的作用。
    武汉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后调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委员。1963年在武汉病逝。享年74岁。


    林  幾(1897一1951)    中国法医学家。字百渊,福建闽侯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赴德国专攻法医学。回国后,创办法医研究所。历任北平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毕生研究法医学,对中国法医事业的奠定和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著有《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医师用简明法医学》、《疑案鉴定实例》和《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等。


    林汉达(1900—1972)    中国文字改革学者、教育家。笔名林迭肯、林涛、李东、林奋,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之江大学毕业:1937年留学美国。1939年回国后任之江大学教授、教务长。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員会委员等职: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著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汉语拼音自修课本》、《求解写话两用词典》、  《西洋教育史讲话》等。


    林房雄﹙1903一1975)  日本小说家、文学评论家:  原名后藤寿夫。在东京帝国大学求学时人事学生运动。1925年起发表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小说《苹果是》、《茧》出版后,被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新人:1930年被捕。1932年出纹后成为超呂家主义者.1947年开始以白井明的笔名发表颂扬战争、反对民主的小说和评论文章,1963年发表《大东亚战争专定论斗。还著有《狱中记》、《文学的回想》《东西南北》、《儿子的青春)、《妻子妁青春》等。


    林兆耆(1907一1992)    中国医学教育家、內科学专家,上海市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33年留学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及卫生学院。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副教授:建国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主任。  中山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40年首创用骨髓培养诊断伤寒一副伤寒、葡萄菌败血症及其他全身性细菌感染,引起国內外医学界重视;50年代研究血吸虫病;60年代研究肝癌、  胃癌。主编大型內科学参考书《实用内科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內科学》和《急性传染病手册》,创办并主编《化疾病文摘》,发表论文多篇。


    林声翕(1914一1991)    中国作曲家。广东新会人。1932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钢琴,继而从萧友梅、黄自学习和声、作曲。1935年毕业后任广州中山大学讲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抵香港,从事爱国歌曲创作及唱片录音。1941年赴重庆,任中华交响乐团指挥,同时在內迁的音乐院校任教。1949年后寓居香港,先后任教于德明、岭南、大华书院。作有歌剧《鹊桥的想像》、交响音画《西藏风光》、钢琴曲《枫桥夜泊》、管弦乐序曲《怀念》,以及独唱、合唱曲集《野火集》、《期待集》、《云影集》、《山旅之歌》等。续成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著有《现代音乐史话》等,并译有伯恩斯坦《音乐的欣赏》。

      林宪章  号斌侯,生于1914年.十二岁入团风小学读书,旋去武昌入湖北省第二中学读初中,1931年考入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公费生。该校教师多系武汉教育界名流。1934年秋毕业列优等前三名,保送到平汉铁路办的学校里当教师。仅半载提升为平汉铁路江岸员工子弟学校校长。此后半个多世纪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任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16年,1960年以后,历任武汉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达30余年。其间教育论文著述甚多  (武汉出版社出版的《教育论文选》1932--1992-----林宪章著)。
    宪章先生幼年秉性忠厚,敏而好学,生活俭朴,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直无私。街坊邻里长辈们常夸奖说:赤诚(宪章之祖父)先生有后矣。庭训必循,一次在亲戚家中偶作斗牌戏,归来母训之,彻夜不眠。此后先生交往甚广,足迹遍华夏,而于斗牌类事从不染指,并倡导古训“勤有功,嬉无益”。母六旬,积累懿行,先生为之寿序,誉满乡里。
    宪章先生毕生酷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学》、《心理学》之钻研不遗余力。常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亦乐也”。及门弟子中,人才辈出。现湖北大学名教授冯天瑜著述甚多;原武汉大学数学系学生毕业后留校供职数载,现任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教授林玉波等就是其中的突出者。解放前学习信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着想,奔波,不计名利得失。他在《教育生活五十年拾零》中写道:“八年抗战五易其地。1938年至1945年,我在大别山区,虽仍然从事教育工作,可工作生活极不安定。特别是前五年,四易其地,大都是任中小学教员、教导主任职务,别无所图,只不过是糊口而已。后期三年,到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员  (鄂东泗泊河)。教《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因为我原来学这些课程就有兴趣,同时我这时已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有了一些实践,所学、所用再与所教相结合,执教之趣更浓。记得当时教《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兴趣与注意,我列举了平时教学中不少的实践,受到学生欢迎。游击区的师范生,一般年龄稍大,我当时也不过二十七八。师生情谊极为融洽。本来当时象我这的知识分子,在游击区后期,还是可以找到较好待遇的工作。我之所以仍守阵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盖出于此。”
    解放后,他更加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批判单纯的业务观点,热心教育,更爱人民与国家境界心胸为之大扩。他高兴地说:“解放了,新的时代开始了。我这个新兵一切感到是新鲜的。在我一生中,从没有感到这样兴奋过,我不时在想,做事业的时代盼到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党的教育事业忘我工作,呕心沥血,成绩显著。屡次被评为武汉市工会甲等劳动模范,武汉市劳动模范,从小学特级校长跃升为武汉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在人民政权中选为湖北省一、二、三、五届人民代表,武汉市第六、七届人大常委,武汉市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常委。曾担任湖北省教育学会第一至四届副会长(现为顾问);荣任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解放战争时期,经聂国青、林渊泉两老人的介绍,毅然参加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的中国民主同盟,入盟后,除护校保产外,积极参加武汉市临时救济委员会工作,以迎接解放军进城。解放后,在首届盟省代表会上被选为盟省委委员常委,蝉联为盟省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委。1960年选为盟武汉市委副主任委员.文革后,盟组织恢复时,任工作组组长,其努力工作.使全市盟的基层组织迅速恢复:在盟的武汉市第四、五、六届常委会任常务副主任委员职务.多次出席盟的全国代表大会,荣任全国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
    林宪章先生系一介书生,对教育事业始终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教书育人,倾注毕生精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崇尚实干苦干精社.成绩卓著,桃李满天,知之者常以教育家誉称之。参与政事,亦能代表人民意志,实事求是,仗义直言,表达群众呼声:先生之所以闻达于同行之间,均来自党的教育,盟组织及同仁的帮助,盖其出自爱国重教之心。他担任的社会职务多: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委员、盟中央委员、市民盟副主委、全国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等等,不愧为杰出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林松仁供稿)
 

   林世雄(1915一1973)  又名时飞,泰国归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泰南著名的进步侨领。
    1915年4月26日,林世雄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西昌乡蓬壶村。他4岁的时候,父亲出洋谋生.6岁时他也随母亲出了洋:1933年林世雄考进实兆远中正中学:这是一间国民党办的学校,可教师和学生中都有进步人士。当时他较亲近进步教师,并接受他们的启发和引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就毅然参加了当地的“反日宣传队”。这是他最早的社会活动,也是他初试锋芒的锻炼机会。后来他认识了一位名叫郑德谓的同乡青年。郑是上海暨南大学学生,是一位地下革命工作者.郑秘密地给他介绍了许多革命书本。世雄的视野渐渐开阔了,立志要飞向那真理的高空。
    抗战爆发后,林世雄参加了一个叫“筹赈会”的爱国团体,积极从事募捐活动。1944年底,在华侨的支持下,曼谷成立了“反日大同盟”。泰国南线成立了“南线总盟”和“分盟”。世雄为泰国反日大同盟南线总盟的秘书,并被选为“耶拉分盟”的主席。
    世雄这时期工作很出色。组织委托他主办《反日周刊》,他用“怒涛”笔名写的政论文、杂文尖锐泼辣,象一把把匕首刺向敌人。1945年初,华侨在泰南建立了抗日武装力量一一“泰国抗日义勇队”。世雄动员和组织了耶拉、陶公、巴里等地的进步青年参加“义勇队”,并曾秘密地护送两批义勇队队员到泰马边境的营地去进行军事训练。
    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终于无条件投降了。“反日大同盟”改组为“华侨青年会”、“职工会”、“妇女协会”等群众团体。世雄又当选为“侨青会耶拉分会”的主席。抗战胜利后,耶拉府这三个华侨团体联办了一间“南侨学校”。华侨纷纷送子弟到“南侨”就读。1949年,当国內解放大军向华南胜利进军之时,泰国进步华侨发起了支援解放华南的献金运动。世雄负责泰南的募捐工作,
共募捐了4万多铢泰币,均通过侨报《真话报》转寄回国。1950年,泰国銮披汶政府参加了美国的侵朝战争,进一步迫害进步华侨。迫于形势,世雄于1951年2月3日乘“美福”轮回到亲爱的祖国,到海南岛与一家人欢聚团圆。
    世雄回国后,历任海南侨务局干部、科长、兴隆农场文教科长、乐东县抱由公社第一任社长、乐东县农垦局副局长、保国农场副场长等职,为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人生道路的坎坷使世雄过早地患了高血压和心脏病。1973年1月6日,他在海南岛新兴农场的工作岗位上,过早地结束了他58年的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再三谆谆嘱咐妻子儿们要好好听党的话,忠诚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林伯祥  革命烈士。他在中学时代就接触了革命真理。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1937年春,厦门成立文化界救亡协会,伯祥积极参加协会的各种救亡活动,在协会领导人许展新的帮助下,于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1日,厦门沦陷,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成立,伯祥被选为干事。厦青团转战漳州海澄一带时,他带领一个工作队到龙海县开展活动,组织起一支有十多条枪的民兵队伍,在群众中播下抗日救亡的种子,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却遭到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和迫害。国民党用暴力把厦青团员送到沙县集训。
    1939年2月,厦青团被强行解散,伯祥按照党组织的布置,于1939年上半年秘密潜回泉州,向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报到,担任中心县委委员、官桥区委书记,公开身份是养正中学教员。他在养正中学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介绍许集美等一批有志青年入党,为泉州地下党培养领导骨干。1940年7月,他被选送到中共闽浙赣省委在武夷山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江西玉山县工作,因当地党组织受破坏,他又潜回闽南。这期间泉州中心县委遭到严重破坏,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43年秋,他经厦大校友永春毓斌中学校长林鹤龄推荐,被聘为该校的教务主任。他在教学中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集美于1945年10月在永春找到他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像孤儿回到母亲身旁那样兴奋。可是,这时伯祥的活动已引起国民党的注意,组织上要他转移,而他认为学期尚未结束,中途离开反而容易暴露身份,决定在学期结束后才离开。
    1945年12月初的一天下午,永春县警察局长带队到毓斌中学逮捕林伯祥。林鹤龄校长据理力争,愿负担保责任,反对逮捕伯祥。双方坚持不下,夜幕却已降临。伯祥藉口要解手,警察见他文质彬彬,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周围又都是他们的人,就同意。伯祥跨出校长室门槛,一转身,顺手把门用铁锁锁起来,快步穿过操场,闪入林荫小道。警察知道中计了,急忙砸开房门,但伯祥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第二天凌晨,伯祥走到苏坑时,被当地一个保长发现,不幸又落入魔掌。在狱中,伯祥痛斥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同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1946年2月24日,伯祥在莆田被秘密杀害,牺牲时才30岁。就义前他书写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诗句以明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林士带(1916一1943)  福建永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安、南、永、德游击战争。1935年秋,避过敌人的搜捕,南渡马来亚谋生,仍然关心祖国命运,同当地进步力量密切联系。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他辗转投奔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春抗大结业,组织上安排其回泉州工作,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委员,配合李刚组织领导泉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他先后在南安外柯小学任教,办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成立民族抗日先锋队,演出抗日剧目。同年7月,在永春桃源建立中共永春支部,任书记,编印《萤光》小册子,宣传抗日救亡,在县城一带组织民族抗日先锋队,到山区察看地形,准备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7月调任中共福建省委闽南(闽中)特委特派员,到德化开辟工作。同年11月在德化长基村成立中共德永特支,在山区农村建立了抗日的基地:德化坂里后来成为中共福建省委和闽南特委领导全省全区抗日斗争的基地。省委机关迁住坂里一段时间。1942年下半年,他奉令往大田桃源开辟工作,不幸被捕。1943年春遭杀害。

    林慰君  福建闽侯人,林白水的女儿。
    林慰君女士呱呱堕地仅两个多月,就离开了家园,从此漂泊异乡,羁旅天涯。当她回到故土时,  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与许多远归的游子一样,她也有近乡的怯情。她下榻闽江饭店,怯怯地用乡音同服务员交谈:“我讲得对吗?”当得到“很好,一点不错”的回答时,她舒心地笑了。
    是的,她放心了。当她踏上青圃的大地时,她能够用甜软的乡音问候久违的父老乡亲;  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她可以抚着他们的额头用福州话说:“我是青圃人呀。”是的,她是当之无愧的青圃人。这块土地哺育过她一门俊杰。除了先父林白水烈士外,还有叔公林少谷(清北洋舰队扬威舰舰长,  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姑母林宗素(清末著名女权活动家,同盟会会员)。林慰君的身上流着先辈忠烈的血。林白水烈士遇难时,她年仅十四岁,愤而以服毒自尽,抗议反动军阀的暴行,幸被救活,人们因而赞她为“弱姬烈女”。1948年,她赴美国执教,并秉承父志开始笔耕,终于成为美国著名语言学教授、当代作家。
    1986年8月6日,林慰君女士迎着八月的骄阳,站在先父纪念堂中,身后是父亲的痤骨之处,眼前是父亲伟岸挺拔的纪念碑。她向家乡的新闻界、文化界人士和父老乡亲们讲述父亲为中国早期新闻、文化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讲他对祖国、对人民炽热的爱和嫉恶如仇、不畏强暴的战斗精神。她还向人们描述父亲对她的爱;讲数十年来孤女思父之情。她声泪俱下,听者热泪盈眶。
    林慰君女士徜徉在带着泥土芬芳的家乡小道上,陶醉于醇郁的乡情之中。她对乡亲们说:“先父是青圃的优秀儿女,我也是;先父生前热爱故乡和乡亲,我也是。”是的,不论客居北京,还是侨羁美国加州,她时刻思念着故乡。那里生息着她热爱的父老乡亲,长眠着她敬仰的父亲。她写过许多关于故乡的诗文以寄托自己的乡思。前年,人们有幸读到她发表在《北京晚报》上的诗作《故乡新年》:“我怀念故乡的新年,白雪遍野,一望无边……今日那有这样的新年。”这是她献给第二故乡北京的,那里曾留下她青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但她说,这首诗也含着她对福州故乡的梦,这个梦已伴随着她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人们评论这首诗,说她年过七旬,童心犹在;说她诗心不老,乡心更深。
    在青林垂影、鸟语关关的青圃山下,林慰君曾对乡亲们说,明年她要偕丈夫、女儿、女婿一道回来,共同参谒先父的纪念堂,还要为叔公林少谷、姑母林宗素建纪念亭。
    乡亲们还期待她再度归来,然而她乡亲们不能相信大洋彼岸传来的噩耗,坚持说,她会回来的……是啊,她一定会回来。


    林惠和林中英皆属中年散文家,都有散文集出版,两人都长于描述女性生活经验,同样爱抒发中年女性特有的瞻前顾后又正视现实的情怀,同样朴素认真。但二人又有着迥异的分野,林惠更多地徜徉于女性单纯浪漫而美丽的情感梦幻申,林中英则清醒冷静地在社会人生的缤纷世界里观察、剖析,若说前者以情动人的话,后者則可说是以理取胜。
    林惠是澳门文学开拓者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始创办《红豆》月刊,其散文曾收入《七星集》,1994年以凌稜为笔名出版散文集《有情天地》。她的散文偏重于抒情,友情、爱情、母子情、姐弟情,在她的温柔清雅的笔下,人间情怀总是诗。《风雨中的小人儿》写的是很普通也很生活气息的母子情,然而当我看到结尾处“我带着两个小人儿,撑起雨伞离开学校,没入这滂沱大雨的花海中”时,心中流溢的是浓郁甜美的诗情。林惠的抒情是女性化的,常常带着女性的浪漫情思和纯净幻想,即使是“死亡”也带不走其至情至性的自由心灵,“请以浪漫的歌声送我吧!请以浪漫的吟咏送我吧!从此我是永远自由的,再没有力量能把我束缚。”(《葬歌》)

    林惠的散文“满蕴着温柔”却少了些冰心那种”微带着哀愁”的那份单纯的复杂:文字虽清雅.却还缺乏冰心那种古文今用西文中用的精致典雅。
    林中荚带给我另一种美的愉悦。她不编织温情脉脉的梦幻.而是立足于社会转型中的现实,从她的文章中不难读出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锐和犀利,其文风干脆快,文笔老练时有幽默讽刺之笔:三春的鞭炮声,写人们突听鞭炮声而如惊弓之鸟.以为发生了枪战,引发的议论由诙谐转为微讽:“将爆竹声当作枪声.固然是大煞风景之事,然而若将枪声听成爆竹声.后果决不止大煞风景这般轻描淡写了。
    林中荚与一般台巷女性散文所不同之处在于.她的散文杂感具有较为广阔的社会文化逗脚。而不自囿于小我小情。她分析世崎.解说万象,针砭时弊,痛快淋漓:如《叶胸》描绘的“明星”百态委实精彩:或.一味疯傻”或“一味够恶”或.一呋叽呱尖叫”或“一味胸大”,这便是明星出名的秘密。在此类妙文申作者乏常活气或语如“挺胸而出”、“引人入性.之妻.达到(幽默中含讽刺的艺术效果:在我看夫。她应算是澳门最成熟的女散文家:她的散文特征是夹叙夹议,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品评透尽于叙议并存的.絮语”中,既有情感的润泽。又闪耀着现代知识女性的知性风采。


    林从龙  1928年生,湖南宁乡人。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副编审。现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学院中外文吧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编著有《元好问和他的诗》、《林从龙诗文集》、《遗山诗词注析》、《古今名联选评》等30余册,  系列教学磁带40盘,《当代诗词名家吟诵集锦》录像带一盘。著作曾获西南区优秀图书奖、河南省社科优秀成国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美国《联合日报》、法国《法华报》、《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台弯》、《乾坤诗刊》等报刊发表过作品或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科典》、《中华诗词辞典》等多种辞书收有其辞条。三中全会以后,先后在北京、郑州、武汉、才肃天水、河南开封主持召开过十多次欠型学术研讨会、诗歌题咏会,并先后应邀到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理工欠学、湖南财经大学等几十所高等院校、罕委各总老年大学和全国各地诗词组织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讲授诗词,为弘扬民族文化,进行人丈素质教育、建设精神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  华  高级记者。男,1933年8月生,福建晋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台、北京台编辑、记者,中国新闻社侨乡、文教组组长,专稿部副主任,中新社海南分社社长.系中国新闻文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科法人才学会理事,  《闽南人》杂志副总编,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等。
    主要业绩:在中新社任职期间,对海内外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新闻作品,以通讯、人物专访见长。1986年春采写的有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报道,受到好评,其中壮我国咸通讯:  《神秘的峡谷》一一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89年获首届优秀科技新闻作品一等奖。1986年11月访菲采写的《菲律宾风云采访记》等报道,被当地华文报刊誉为“笔下有真情”。代表作有《丁玲千古情》、《胡风身后》、《访海灯法师》、《马宁夜高士其》、《二十年悲欢忆邓拓》、《闽行见访录》、  《在中国东北角》、  《山海情》、《六十三朵白玫瑰》等。已发表的论文有《人物采访三部曲》、《笔下文章应有情》、《采访的机遇与把握》等。1994年初,海南人民出版社将其1979年以来发表的作品结集出版,书名《笔情》(此书由冰心老人题字,著名邮票设计家万维生设计封面,卢嘉锡、项南题词)。书中还收录了王永志撰写的《心起笔落情生》一一林华印象记。1998年应清华大学中文系之聘,讲授新闻编辑采访课.其名载入《中国新闻年鉴》  (1994年新闻界名人录)。


    林文英  福建省同安县西柯镇官浔村人,一生从事我国的煤田地质事业,是一位新中国培养的功绩突出的地质专家。
    林文英于1937年1月出生在同安
官浔村,1957年7月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建设祖国大西北的行列,先后担任过地质组长、地质科副科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地质工程师等职务。由于工作出色,1984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英在陕西从事煤田地质勘探事业奋战了三十个春秋,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贡献。六十年代,他积极参与编制黄陵矿区的《仓村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蒲白矿区《东坡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白水煤矿井田精查地质报告》、《高阳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和店头矿区地质勘探及野外施工。
    七十年代初,他因公受伤。身体基本恢复后,立即投身于秦巴山区的找煤工作,先后参与编制《水磨沟井田详查地质报告》、《盐场矿区400平方公里编图》、《汉中盆地找煤资料》、《红花铺矿点勘探》及山东省《济宁四号井田普查地质资料》。
    八十年代,我国煤炭工业后续基地西移。他服从工作需要,到达陕北榆林,投身于中外瞩目的神府煤田的勘探、施工和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主编《神府一一东胜矿区总体可行性研究地质资料》和《陕北休罗纪煤田神木北部矿区1200KM’详查地质报告》,获优质地质报告奖。同时,参与了编制《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报告》。他参与完成的《榆神府找煤成煤规律研究与勘探》项目.曾获能源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煤质研究方面.他也有较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地:他在地质报告中进行煤质资料的质量等级划分等工作方法,已在陕西广泛推广:他的足迹遍及三秦大地,把宝貴的年华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嫂田地贡事业,因此得到干部职工的爱戴:1990年7月5日,林文英在现场检查和指导工作时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数百位同事及单位献了花圈:王绪柱等四十人联名敬献的一副挽联曰: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林剑丹(1942—    )  原名克桂,斋号眺夸楼,  著名书法篆刻家,一级美术师,现为白呂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温州书画院院长、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曾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连续三届评为“拔尖人材“。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42年10月剑丹出生于苍南莒溪。10岁时.随父迁居温州市,幼年好动,流露出艺术的天赋。在温州五中读书时,由于家境贫困,他一边读书,一边找工作.培养了一种从事艺术的坚定信念与进取靖精神:
    初中毕业后因父病辍学,经人介绍,进入市美术公司学习包装广告设计,认识了苏味朔、  吕灵士二位老先生。尤其是吕老先生成为他的第一位恩师,对他艺术走向正道起了相当的作用。后来,还认识了马公愚、谢磊明以及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老师方介堪先生,并拜其门下。方介堪先生为一代金石大师、杰出的篆刻家,博学多才,书画篆刻,无不精堪,二十多岁就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艺专担任教授。剑丹师从方先生,不但使他在各方面受业解惑,艺术生涯有了一种质的飞跃。
    七十年代,剑丹年过三十,艺术进入了发展时期,在省内外也渐渐被人所知。1975年,他一幅作品入选杭州举办的大型书画展,并被选入《工农兵画报》。1979年上海举办华东二省二市书法展,他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为內容,写了一幅六尺对开的横幅行书作品,引起了好评。1980年上海科教制片厂拍摄《中国书法艺术》科教片,邀请陆维钊、沙盂海等老前辈参加拍摄,也请剑丹参加。剑丹注意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于书法、篆刻、中国画、诗词齐头并进。这种做法充分显示了林先生自身知识结构及修养艺术的完备,为其八、九十年代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八十年代,林先生的艺术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尤其是书法,  自我风格渐趋成熟,知名度日高。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先生为首批会员,后又加入了西冷印杜。1993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任理事1989年改选时,任书协副主席。1986年温州书法家协会成立,任主席,至今已连任三届。1987年4月中日二国在杭州和绍兴举办中日书法讨论会和中日兰亭书会,共有42名代表与会,两国书坛泰斗如舒同、沙孟海、启功、青山杉雨、村上三岛、今井凌雪等俱在此列,林先生参加了这一盛会。1992年全国书协換届,林先生被选为理事,并任全国创作审评委员会委员。近年来,还应邀为全国很多名胜古迹、历史纪念建筑题写了大量的匾额、石碑,还几度出访日本,进行学术交流。1983年始为温州政协委员,1989年始任第七、八届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1年开始,调出筹办温州书画院,1993年温州书画院成立,任院长。


    林华东(1949一    )研究员。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大盈田头村人。少年奋学,毕业于厦门大学。1977年9月分配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翌年,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职。1986年3月调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从事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吴越文化、中国农业史、造船史和中外古今文化交流等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篇论文,其中《从良渚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试论河姆渡文化与古越族的关系》、《河姆渡文化的九大“世界之最”》、《试谈我国东南地区县棺葬的几个问题》、《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东传日本》、《越国都城探研》、《越王允常陵墓考》、《再论越族的鸟图腾》、《吴越舟楫与航海》等论文,分别载于《东古文化》、《百越民族史论集》、《交流》、《农业考古》、《民族学研究》、《中国古都研究》、《浙江学刊》、《广西民族研究》等刊物。学术专著多次获奖。其中《河姆渡文化初探》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科院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鼓励奖。个人学术专著《良渚文化研究》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参加编写的《绘画本中国通史》一书,获中国图书一等奖。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三部、历史读物(合著)四部,多次应邀赴日本和香港讲学。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任历史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东方文化学会历史文化分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国际良渚学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于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浙江省收藏协会法人代表、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浙江省文博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林文翰(1960一    )  原籍苍南莒溪人,1982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矾山镇中学任教,立志进入人生旅途的第二次冲刺,1985年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录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百部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1990年9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同年12月经推荐,到北京医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与著名有机化学专家蔡盂琛教授合作,从事中国民族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1994年学术论文《中国民族药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被北京医科大学破格聘为副教授:1993年7月一1994年7月,应巴西呂家科委的邀请,任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从事巴西民族药及大西洋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1994年7月一1995年7月,应日本东邦大学邀请,任特别研究员,从事日本深海微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1995年7月一1996年11月,被聘为巴西圣保罗大学化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从事亚马逊药用植物的研究。1996年11月,他放弃国外生活的优厚待遇,毅然返回祖国,应北京医科大学的聘请任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张礼和院士合作,开展对我国天然药物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在国內外刊物上发表23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丰硕,被推荐为中国药学会海洋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理事。

(作者:林登宏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明清 毕节 做官 外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