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死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我从南安市官桥镇內厝村走到福厦路的时候,  已是正午时分。这时的福厦路,一派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但我的思绪依然凝固在上午的那一刻:  当来自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客人齐刷刷地跪倒在那幅历经岁月风雨剥蚀、已显得斑斑驳驳的画像前时,欢呼声、颂扬声、鞭炮声刹那间铺天盖地。
    只要懂得一点历史,只要知道画像中,的人物是谁,你就不会将这种场面与一般的封建迷信活动混为一谈。
    画像中的人物,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对他顶礼膜拜的人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似乎在昭示着什么.
    时间的隧道透出一缕光线,把我导向三千多年的商王朝。商末纣王荒淫无度、滥施刑戮,国无宁日,怨声载道;而纣王非但不能正视、收敛,反而更加骄奢淫逸、暴戾拒谏一一九侯被剁为肉酱,鄂侯被做成肉巴,姬昌被投入牢房;纣王之叔箕子被迫装疯,纣王庶兄微子只得逃亡他乡……面对这一幕幕人间悲剧,纣王之叔比干却毫不畏惧。他仰天长叹:“主过臣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他冒死进宫,奉面进谏,不去者三日。纣王恼羞成怒:  “你心中何以自恃?”比干昂首挺胸:“修善行仁,以义自恃!”纣王阴沉着脸,恶狠狠地说:“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个孔,确有此事吗?”于是,便杀了比千,剜了他的心!
    然而,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真理必然战胜谬误,比干被害的第二年,商纣王朝也灰飞烟灭了。
    我眼前这幅画像,画的就是比干。据说,它是目前国内保存最早的比干古画像。按理说,比干是河南人,但其古像却被闽南这个村庄的村民所收藏。是什么年代、什么人、什么缘故,使这张古像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谁都说不清楚。但为保存这张古像,內厝村的村民也同样经历了一场灾难。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得知这个村存有比干画像,便进村搜查。村民们有的被严刑酷打,有的被关押审查,但都守口如瓶。造反派指责他们这是搞封建迷信,他们却平静地说:“我们只知道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奸臣!”这番顶撞换来的当然是更为惨烈的皮肉之苦,但村民们硬是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将这幅古像保存下来。
    历经寒冻,方知道太阳的温暖。受惠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村民们致富之余,想到的是怎样用比干精神来教育、鞭策后人。于是,筹款建起了比干纪念堂。比干的古像终于重见天日,重放异彩了。多少往事,被岁月消解得无影无踪。然而,却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的永垂不朽,这就是:精神!因为精神的不朽,便使英魂永耀千秋!
    我站在福厦路旁,面对那南来北往的车流,我仿佛透过比干的古像,又看到秉笔直书的司马迁、犯颜直谏的魏征、精忠报国的岳飞、逆鳞廷争的海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的凛然正气依然像灿烂的北斗,照耀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苍穹!当前,  由于霸道的不良作风存在,现实申对提意见的同志打击报复的现象屡有发生,有时还相当严重,因此,便造成个别同志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栽花不栽刺”;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可见,倡导比干那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泉佃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精神 不死

上一篇:永远的比干

下一篇:寻根谒祖 谊重情深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