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教主林兆恩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武夷山水簾洞有個三教堂,福州金山寺里有個借借室,這都是明代哲學家林兆恩講學的遗迹。明何喬遠《閩書》記當時“莆窮山極海至三家村聚落,莫不祀之;上而延、建、汀、邵,下而晉安、清漳,皆有三教堂。”林兆恩在世時,傳教足迹除了莆田、仙游之外,辽及于福州、武夷、建陽、光澤、邵武、寧化和江西萬年、浙江衢州以及南京等地,他的門徒在這些地方建有三教祠(堂),並在浙江金華、新安、江蘇松江、北京、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建堂傳教。后來,政府認為這些民間宗教都是“邪教”,嚴加禁止,只有林兆恩的家鄉還保存着三一教。
    林兆恩(1517一1598),字懋勋,號龍江、心隱子、子谷子,莆田人(今城廂區赤柱巷)。祖父林富,官至兩廣總制。  兆恩十八歲入縣學后,屢試不中,三十歲時绝意科舉,研究心身性命之學,歷觀道、佛兩家經旨,感到儒道釋三家均失其創教者的真傳,流弊已極。為挽救世道人心,他倡“道釋皈儒,儒皈孔子”的“三教合一”教理,取名三一教(今臺灣稱為夏教)。他的主張是注重實踐,學以致用,把道釋統一在儒教里,改變其逃避現實的性質,共同積極投入社會生產,任何人皆從本分做起,忠于職業道德。這樣就自然地排除了社會危機,達到畏治久安的目的。反對儒者熱衷利禄,道衆妄談丹藥長生,佛徒虚說生死輪回。他不信鬼神,不談妖,不說怪。三十五歲時始以三教心法授弟子,教徒入教條件不限于社會出身地位,只要有正當職業即可。弟子不下數千人,被稱為三教先生,三一教主。著書數十萬言,有《三教分摘便覽》、《三教會編》等。
    他設想請求皇帝以法令規定天下道士僧尼皆當婚嫁,從事生產,消滅其一向靠布施的寄生蟲生活,計口授田,消滅豪强兼並土地的根源。他退撰《防寇管見》,建議城鄉舉辦團練,對付當時倭寇的竄擾。
    當時,興化受倭寇之禍最為慘烈,自嘉靖34年至42年(1555一1563年)9年中,兆恩以自己家財購辦酒粥米犒勞守城軍民,雇請麻陽客兵擊退圍城之敵;救濟入城避亂饑寒交迫的村民。當倭寇被擊退一時瘟疫流行時,他發揮了艮背法的功能,教人以之愈病,不收藥费,活人無算;收埋因兵灾瘟疫而死亡的尸骨達27000多具。萬歷18年、22年兩次發生饑荒,他捐谷數百石、銀200余兩救濟贫民,家產盡罄,至老來淪為極贫之士。
    他所著的《三教正宗統論》36卷,是三一教的經典著作。他生前在他祖父林富别墅“東山樵舍”里講學,號為宗孔堂,卒后門徒把它建為祠堂,稱之為“東山祖祠”。清道光、咸豐年間,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周星垣在楊州聚徒講學,創大成教,這是林兆恩三教合一說的余緒。
    三一教隨着興化海外移民的足迹,流行于東南亞各國,並引起了西歐、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前蘇聯等國家哲學界学者的研究興趣。
    (本文摘自《八閩掌故.人物篇》,略有修改。)
(作者:林祖韩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比干文化编委会)
文章热词:教主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