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入闽宗支续登-福全后安林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八閩林姓,大部是禄公華裔。迨唐末,從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的有淘江林、濂江林、控鵲林,逯有晉江福全后安林。

    福全后安林的始祖廷甲公,唐咸通元年庚辰年(公元860)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永豐莊。其父諱光昭,唐文宗大和二年戊申科登第。廷甲幼習弓馬,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科(公元876)應試,捷登武第。越七年從李克用擊黄巢,收回長安,以戰功授指揮使,佐禦固始。甲辰歲(公元884)秦宗權行酷赋,光州兵變,刺史王緒率光、壽之兵與秦宗權交戰,因寡不敵众,弃光州南下,渡長江,取光州、洪州、虔州,旋入閩取汀州,克漳州。光啟元年(公元885)正月,王緒以漳州道險糧草不给,弃漳州别圖,令軍中不許挾老弱婦孺,扶母從军者皆懼,军心散亂。军至南安前鋒將伏于蘆葦之中擒王緒,擁王潮為主帥,攻泉州,丁未歲拔城,招徠居民復業,故土協力將佐,分封土宇。廷甲同弟廷第封御于晉南濱海之地。是時,該地滄海泱決,横無際涯,四野荒區,滿目淒涼,將士皆嘆息。后觀北山秀而不高,樹木茂盛,頗堪屯駐,然去海里余,有妨守御。復勘海隅之東,泉甘土肥,于是相率聚集,名曰圳山。唐昭宗大順二年辛亥(公元891),争斗暫息,廷甲念及出奔固始之時因王緒不許军中挾帶老弱,致留慈母于故里,讓弟束装歸省,並祭掃先人墳塋。景福二年癸丑(公元893),憫念骨肉分袂,廷甲上疏請解,蒙聖恩授驃騎兵馬司,旋接荆妻王氏來閩居住,卜宅鳳山,負乾揖巽,招徕田丁開懇田園,以作久御之計。乾符三年丙辰(公元896)幸獲一男,取名亮興,課督成立,迨后梁開平三年己巳(公元909)蒙恩賜襲職。嗣后子孫世守而立籍,分派后安,稱福全后安林。
    福全后安林,歷兩宋入元明,人丁興旺。據舊譜载:十九世長房諱宇,守祖居地;二房諱宙,赘居本邑十二都;三房諱宿,分居本郡桃源邑;四房諱良,分居石圳鄉;五房祖媽縣公居本郡后坑;六房諱芳,居本所山上;七房諱治,居本都坑園;八房諱寬,開基延平南關内。祖居地宗支,在二十世后有二房維周、仲雅奉旨抽軍立籍大金。四房祖喬材公分居南邑十九都坪内鄉高店林。迨明嘉靖初,福全后安林人丁興旺,是立族后鼎盛時期。  然宗族的盛衰受社會因素直接影響。  明嘉靖乙卯年(公元1555),倭寇虏掠晉江沿海,福全后安地處海隅,首當其冲。倭寇殘暴,兵刃所指,皆廢為丘墟。祖輩建的宗祠被烟滅無余,人丁則十存二三。灾難之后,族人依稀蟻聚而逐漸復蘇。誰料歷經百余年又逢劫難。清順治三年(公元1661)蘇纳海奏疏遷界以避郑成功。是年三月,清廷下遷海令,離海三十里内居民被逼遷入内地,焚毁民居,壘築界址,越界者斬:福全后安族人忍泪弃田土、抛宗廟,徙居他鄉,譜牒散失。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元1692),族人再陸續回祖居地后,方召集宗親代表,討论祖訓,追遡源流,績修譜牒,以廷甲公為開基始祖,亮興公為二世祖……此乃纘宗閥述祖德遡源流之舉,宗人皆歡欣雀躍。
    進入近現代,福全后安林氏旅外謀生者日多,以旅菲為最。僑親在海外有立錐之地后,即關懷桑梓,興辦公益事業。1965年以來,旅菲鄉侨港澳同胞慷慨捐資,建抽水機站、置發電照明設備、修建鄉村道路(五条)、擴建小学新校舍、設教學基金、興建老協會辦公樓等十個項目总金額一百多萬元。其中以林玉琛、陳瓊華(林鴻榮夫人)、林怡香、林得胜、林振南、林文展等最為突出。最近策劃建通往石圳的水泥路,需投資三十萬元,陳瓊華女士決意捐資獨建。僑親林玉琛旅菲后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深受宗親擁戴,被選為旅菲西河堂理事長。他任職期間,獎學助学。培育人才,舉辦公益事業,主持擴建旅菲西河堂(加高一層,作為大宗祠),故獲連選連任一届理事長之殊榮。
    福全后安林氏在我族族史上記下了光榮的一頁。

 

 

 

(作者:林为珍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不详)
文章热词:光州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