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谒比干廟记

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衛輝謁比干廟記
    思  超
    比于是我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諫臣,其忠心報国的品德.幾千年來受到炎黄子孫的推崇,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统。比干是林氏的祖先,中國和世界各地林姓兒女,為繼承和發揚祖先的美德做出了貢獻。河南衛輝市是比干墓和廟的所在地,还是得姓始祖林堅的出生地。天下林氏的根,林氏成長壯大的發祥地。


    福建泉州武榮殷比干文化研究會代表團(簡稱武荣代表团)應卫輝市比干紀念會的邀請,1994年古歷四月初四日,參加了在卫辉殷太師廟舉行的紀念比干誕辰3086周年活動。


    武榮代表團一行14人由林榮田帶隊,5月11(古历四月初一)從南安市官橋内厝村出發,經沿海開放的廈門乘飛机到中原鄭州。内厝是林姓聚族而居的一個村落,是沿海聞名的億元村。  内厝珍存的“殷太師遗像”及“少師殷比干忠烈公正印”,是林氏數代人珍存的文物瑰寶,是研究比干文化的寶貴歷史實物。代表團的大部分成員是农民,改革的實惠就體現在農民乘飛機的笑語中。波音飛機準點在郑州降落,衛輝市派出專人專車到機場迎接。  小車在中州平原上奔馳90多公里。代表團一路風順到達衛輝賓館。


    5月12日(古歷四月初二),代表團專程到古殷都一一安陽市。  中國第一古都殷墟博物苑就在小屯村。  史料記載,自盤庚遷都至商亡,這里建都273年。博物苑古色古香,巨大的仿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矗立在入大門的正中。代表團參觀了甲骨文展廳,武丁王后“母辛宗”堂,觀賞甲骨文碑林。古老的民族文化給我們一種優美感。接着。我们驅車來到古朝歌(淇縣)的摘心臺。紂王晚年誤國殃民,比干心系社稷黎民,在摘星樓一連三日强諫不走,被紂王剖心殺害。世人懷念比干。把比干殉難處“摘星樓”改稱為“摘心臺”。經受了三千多年歷史虱雨,“摘心臺”依然屹立,忠烈坊上“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慘也酷也悲也傷也”的楹聯依然激
動人心。  緊接着,我們參觀了湯陰的岳王廟。古歷四月初三,代表團驅車去開封,參觀包公祠。  清官忠臣的凛然正氣,千古流芳。

    四月初四日。卫辉市紀念比干誕辰3086周年大會在殷太師廟隆重舉行。經各代表团民主協議.一致推舉武榮代表團林荣田為主祭、秘書長林樹丹任司仪。各代表图團長為副主祭。為搞好紀念活動,衛輝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主人的陪伴下,一列長長的小車馳向城北7公里處的殷太師廟。廟外人群熙熙攘攘,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大廟四周朱墙環圍,古柏參天,碑碣林立:武榮代表團首先進入殷太師廟,軍樂隊高奏迎賓曲;衛輝各界人士代表莅臨紀念會。  大殿内正中端坐着殷太師塑像,桌上供奉太牢大禮。祭祖按傳統的儀式進行,莊嚴肅穆。千年一回的主祭林榮田誠挚地拜謁祖宗,舆會林氏兒女纷纷叩首膜拜。焚帛望燎禮成后,衛輝领導與各代表团合影留念。  隨后,參謁比干墓。墓在比干廟后邊,墓碑為孔子剑刻“殷比干莫”。據傳比干刚烈感動天地,狂風卷土成墓,墓直徑50米,高20米,占地20多畝。  土墓邊圍鑲砌着長方形的青石碑,每走五、七步就可看到贊頌詩文刻于方石上,最突出的有宋仁宗、明世宗、清康熙等御制诗及名人賢達詩作,盛贊比干之情躍然其上。


    下午,我們驰車采到衛輝西部太行山山麓的獅豹頭鄉龍卧村,村西老岩绝壁上,依山臨溪有個“長林石室”,這就是林氏得姓祖林堅的出生地。比干忠諫罹难后,正妃有嫣氏甫孕三月,逃難于牧野长林石室中,生子名泉。周武王克商后賜姓林改名堅。我們沿着修好的階梯,扶着鐵欄杆登上半山绝壁。長林石室前有後人構築的曠地,可容數百人。  長林石室有10多平方未.靠内壁是有嫣氏懷抱幼子林堅的塑像。縷縷的烟火,
引人回想三千年前寡母孤兒避難的艱苦生活,令人思緒萬千。
   

    初四晚,卫辉市政府召開洽談會,武榮代表團出席了會議。會上,各方代表熱情地介紹情况,友好地交流意见,共同祝願卫輝築巢引鳳事業成功。


    初五日,衛辉市有關領導專程送我們到鄭州機場。我們懷着對比干故里的懷念之情,飛回廈門,平安如意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作者:思超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不详)
文章热词:卫辉 比干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